李霞,女,1962年出,安徽霍山人。現(xiàn)為安徽大學哲學系主任、碩士生導師,安徽大學學位委員會委員、安徽省政協(xié)常委、中國民主建國會中央委員、民建安徽省委副主委。1983年畢業(yè)于安策大學哲學系并留系任教。1985至1988年在安徽大學哲學系攻讀碩士研究生,獲哲學碩士學位。1997年破格晉升教授,同年入選為安徽省跨世紀學術帶頭人。2000年至2003年在南京大學哲學系在職攻讀博士研究生,獲南京大學哲學博士學位。主要從事道家哲學、佛學和儒佛道比較研究,主持國家級和省部級科研項目多項,出版韋著《道家與禪宗》、《中國宗教》、《道家與中國哲學》(明清卷)等,出版龠著《安徽文化史》等多部,在《哲學研究》、《中國哲學史》等刊物發(fā)表學術論文六十多篇,其中多篇獲省部級獎。道家哲學本質上是一種生命哲學,其理論核心是生命觀念。本書作者從理論淵源、文化背景和現(xiàn)實根源三個方面對道家生命觀的成因進行了定位研究,從生命民自然、生命與社會、生命與自由三個環(huán)節(jié)揭示了道家生命觀從老莊到黃老再到玄學的主題嬗變過程,論析了道家生命觀所表現(xiàn)出的生命本位、自然關懷和超越意向三大思想特征。作者重點考察了道家生命觀的基本內涵,包括道生德成的生命本源觀、陰陽氣化的生命機制觀、形神相依的生命結構觀、生死更替的生命過程觀、重人貴生的生命價值觀、自然樸真的生命本質觀、無為之為的生命存在觀、形神兼養(yǎng)的生命修養(yǎng)觀和身心超越的生命境界觀。在對道家生命觀的邏輯發(fā)展的歷程和具體思想內容進行系統(tǒng)考察的基礎上,作者以一分為二的態(tài)度剖析了道家生命觀的理信紙得失、歷史影響和現(xiàn)代價值,主張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對道家生命觀進行理性的揚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