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略,本名鐘松君,一九六六年秋出生于浙江上虞山區(qū)農村,一九八八年畢業(yè)于浙江舟山師專,此后,在海島任中學語言教師六年,一九九四年起,在報社當記者、編輯,現居杭州。從一九八五年開始,先后發(fā)表小說、散文傷口數十萬字,著有長篇小說《流水的方式》、《子貢出馬》、《子胥出奔》、《倒立》等。自一九八五年起,曾有多種文學傷口獲獎,如小小說《祖?zhèn)髑啻赏搿帆@中國文聯出版公司和中國青年報社聯辦的千寫出文小說征文獎,長詩《歡樂:活人不死》獲在浙江舉辦的青年詩歌征文文獎,短篇小說《張望城市》獲馬來西亞“花蹤”世界華文小說獎。子胥出奔而滅楚,是中國歷史上經典的復仇故事之一,太史公的子胥列傳,又是這個故事敘述的經典文本,“棄小義,雪大恥,名垂于后世”,是太史公對子胥復仇的經典贊頌。太史公的筆下,本就活躍演出著無數的復仇故事,勾踐滅吳、豫讓刺趙,范睢入秦、孫臏伐魏、趙氏孤兒、項王滅秦……故事的背后,是暴戾中強烈的生命意志,是太史公胸中浩蕩群山般的不平塊壘。但在商略的筆下,慘烈的敘事,復仇神話,統(tǒng)統(tǒng)消失了。我們在這里看到的,只只有躲避復仇,躲避崇高,只有一個陰郁卑怯的無恥之徒,被種種丑陋然而可能被哲人當作歷史必然的力量,推動著,一步步,陰差陽錯地以英雄的姿態(tài)進入歷史,進入傳說。在這里,無論是立于吳市吹簫的伍子胥,還是闔閭,專諸,要離以及申包胥,所有傳說中的君王、壯士、刺客、忠臣、都是杰出的行為藝術演出者,當然,讀到最后,你會恍然。在他們的背后還有一個最偉大的藝術大師,叫做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