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家與詩人一樣,注定是煩惱的。哲人是思想家,如同羅丹雕刻刀下的那位裸體沉思者一樣,他赤裸裸,一絲不掛——毫無偽飾。我們的“哲學匠”(尼采語,即哲學工作者,以哲學為職業(yè)、為謀生手段)比比皆是,“哲學家”(亦尼采語,以哲學為寓所、為生命,因為哲學乃是一種生活,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則鳳毛麟角。哲學家注定是苦惱的,他的笑是苦惱人的笑,他深切感受著人類苦難命運。他也開懷大笑,前仰后合地笑,淚花閃閃地笑,但那是嘲笑,因為生活本身不值得朗聲大笑,生活中充滿荒誕離奇,這是對理性的嘲弄。對哲學教授職稱的評定,?安希孟1945年10月生,籍貫山西翼城。1969年北京師范大學外語系英語專業(yè)畢業(yè),1982年大學宗教研究所研究生畢業(yè),獲哲學碩士學位。曾在湖北大學歷史任教,開設世界中古史、宗教史。1986年進山西大學哲學系。擔任主要課程有:現(xiàn)代西方哲學、宗教哲學、專業(yè)提高英語、公關英語寫作等。主要研究方向:現(xiàn)代西方哲學、歷史哲學、基督教文化與神學、宗教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