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哲學馬/列/毛/鄧經典理論漢語中的馬克思主義術語的起源與作用:從詞匯-概念角度看日本和中國對馬克思主義的接受

漢語中的馬克思主義術語的起源與作用:從詞匯-概念角度看日本和中國對馬克思主義的接受

漢語中的馬克思主義術語的起源與作用:從詞匯-概念角度看日本和中國對馬克思主義的接受

定 價:¥32.00

作 者: (德)李博(Wolfgang Lippert)著;趙倩,王草,葛平竹譯
出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馬克思主義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00440130 出版時間: 2003-01-01 包裝: 簡裝本
開本: 21cm 頁數(shù): 454頁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糱r>本書的主要目標是研究中國馬克思主義術語的形成、發(fā)展以及個別術語在中國馬克思主義者,特別是毛澤東的思想模式中的作用。探討這樣的問題的方法主要是靠馬克思主義的文獻。這些文獻必須包括盡可能從最早期的一直到毛澤東時期所出版的資料。<br>眾所周知,馬克思主義傳入日本比傳入中國早,所以中國初期的馬克思主義文獻多半是從日本的出版物翻譯過來的。<br>翻譯時,中國的譯者借用了很多日語的馬克思主義術語。因此,也要追溯日本術語的形成過程。要探討術語的現(xiàn)代化過程中的歷史,必不可缺的資料是19世紀與20世紀初的詞典。漢語的和日語的詞典在本書資料的探討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br>

作者簡介

暫缺《漢語中的馬克思主義術語的起源與作用:從詞匯-概念角度看日本和中國對馬克思主義的接受》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前言
中譯本前言
第一部分
中國的馬克思主義術語產生的條件
第一章中文吸收歐洲語言詞匯的形式
1.引言
2.借用在創(chuàng)造現(xiàn)代漢語詞匯方面的作用
3.漢語構詞法的特點
a)漢字對構詞的意義
b)對義素進行組合是現(xiàn)代漢語構詞的主導方法
第二章現(xiàn)代漢語的科學和政治詞匯產生之歷史
4.19世紀初到日本明治維新時期
5.從日本明治維新到中日甲午戰(zhàn)爭階段
6.從甲午戰(zhàn)爭到梁啟超文集和嚴復譯著出版階段
第三章中國馬克思主義術語的歷史
7.日本在馬克思主義和馬克思主義術語傳人中國中所起的作用
8.用作研究材料的社會主義題材的日文與中文出版物
第二部分
漢語中個別馬克思主義術語的歷史和作用
第一章1903年前已在日語文獻中出現(xiàn)的社會主義術語
A.漢語借用自日語的術語
1.社會、社會(的)
2.社會主義
3.共產主義
4.革命
5.資本、資本家
6.資本主義
7.帝國主義
8.封建制度、封建主義
9.階級
10.階級斗爭
11.生產生產資料、生產方式、生產力、生產關系、生產率
12.勞動、勞動力
13.政治經濟學
14.私有財產
15.農民貧農、中農、富農
16.地主
17.人民
18.權力、政權
19.解放
……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