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全國教育科學規(guī)劃辦“九五”國家重點課題“中國教育傳統與教育現代化基本問題研究”的科研成果。整個研究以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為指導,以歷史為經,以問題為緯,以翔實可靠的歷史資料為依據,對中國教育傳統與教育現代化的若干基本問題進行了比較深入和全面的研究。全書共分五章,彼此之間具有歷史與邏輯關系。第一章主要探討了中國教育傳統的成因及其嬗變,應用大量的歷史事實和資料,深刻分析了中國古代教育傳統的思想源流、基本面貌、形成過程和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包括選士制度的基礎。第二章以第一章為基礎,著重探討了中國教育傳統的基本問題或基本內容,就中國傳統文化的宇宙觀(包括天道觀、天人觀、人性論)、思維方式、倫理文化、審美文化等,對中國古代“天道”及“天人關系”的教育、人性及人生教育、智育、道德教育和美育等傳統教育內容的影響進行了系統和深入地論述,呈現了中國教育傳統的骨架或主要成分,使人們從感性和理性兩個方面感受到中國教育傳統的博大精深和不斷創(chuàng)新的精神。在該章的最后,研究者還就中國教育傳統的基本特征進行了比較高度的概括,有利于人們更高地把握中華民族悠久的教育傳統和教育思維方式。第三章則上承第二章,就中國教育和文化傳統走向現代化的歷程進行了系統描述,并就中國教育傳統現代轉換的背景、過程及基本內容進行了分析研究??偨Y和概括了百余年間中國教育傳統現代轉換的經驗和教訓,有助于人們理解在中國社會近代背景下中國教育傳統走向現代化的艱難進程和歷史經驗。第四章則進一步地站在社會現代化的立場上,就中國教育現代化及其與中國數千年傳統之間的關系進行了理論分析,分析了中國教育傳統與現代化關系的復雜內涵及基本思路,并就不同類型的現代化及其與教育的關系做了剖析。最后就如何以鄧小平同志提出的“三個面向”為指導,批判地繼承和發(fā)揚中國教育傳統,將中國教育現代化推向一個新的歷史階段做了扼要的闡明。研究的最后一章探討了中國文化教育傳統的世界影響,包括對東南亞、東亞“儒家文化圈”的影響以及對西方發(fā)達國家的影響。該章的論述一方面說明了中國文化教育傳統對于世界文化教育事業(yè)所做出的不可抹煞的貢獻,另一方面也說明具有悠久歷史的中國文化教育傳統在全球現代化包括教育現代化過程中所具有的獨特魅力和旺盛的生命力。該章最后還高屋建瓴地分析了中國優(yōu)秀的文化教育傳統對于21世紀人類生存方式的重大價值,深入闡明了它的未來意義和世界意義,增強了我們作為中華民族子孫對于保存、發(fā)展和傳播本民族文化教育傳統的自豪感、責任感和使命感。以上的研究及所得出的一些論點,得到了五位結題評委同志的一致肯定和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