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先生在《憶韋素園君》中,深情地說:“我還是有記憶的,但是,零落的很,我自己覺得我的記憶好像被刀刮過了的魚鱗,有些還留在身體上,有些是掉在水里了,將水一攪,有幾斤還會翻騰,閃爍,然而中間混著血絲?!边@種感覺,在年輕的時候很難有深刻的體會。最近有兩件事,卻使我對此感慨良深。一是重溫了“文革”大串聯(lián)時去的桂林,正是“三十八年過去,彈指一揮間”,青山多了人工的琢磨,城市添了紅塵的擾攘,再也無法重拾當年的況味,只感到那種年輕的,好奇好勝的童心,不知不覺早已磨滅已盡,僅留下“而今重來堪驚”的低嘆。一是重訪了當年插隊的農村,漫長的歲月,卻似乎沒有給那兒留下過多的刻痕,連河邊的洗衣石,也還是躺在老地方扮演著原先的角色。多年來夢中的往事,忽然連成一片,不停地在腦海中映現(xiàn),使我在那將要倒坍的舊房邊站立了一個多小時而不知覺。這時候,我反復咀嚼魯迅先生的話,倍感親切。然而,記憶畢竟會隨著時光的流逝而淡漠,回憶會因了多次的重復而定格。“為了忘卻的記憶”,也許在適當?shù)臅r候留下一些文字是明智的,所以我?guī)е鴿夂竦呐d趣,讀了這套“青春歲月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