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長壽是人類永恒的主題,是世世代代夢寐以求的美好愿望,也是醫(yī)學科學研究的課題。人的自然壽命究竟有多長?眾說紛紜,科學家蒲豐的假定是:有機體的生長期愈長,則其壽命也愈長。如:犬的生長期為2年,壽命為10~15年;牛、馬的生長期為5年,則其壽命為20~30年;象的生長期為25年,那么它的壽命便可長達150年。因此,生物學家推論哺乳動物的平均壽命是其生長期的5~7倍左右。人類的生長期為25年,人的壽命應該是125~175年,甚至更長。事實上百歲以上老人的實例不難找到,而且其中不少老人還能保持相當健壯的體魄和智力水平??墒?,目前人類平均壽命比自然壽命卻短得多,能健康地活到百歲以上的老人還是為數甚少。造成早衰與死亡的原因是極其復雜的,一方面,現代科學還未能徹底掌握生命、衰老、死亡的規(guī)律;另一方面,與攝生無方,過多地.損耗了個體的體能有著密切關系。20世紀80年代,我國醫(yī)學工作者曾對心臟病、腦血管病、惡性腫瘤、意外死亡等占據死因前8位的疾病作過調查發(fā)現,47.6%的心臟病、43.2%的腦血管病、45.0%的惡性腫瘤與不良生活方式有關。心臟病、腦血管病和惡性腫瘤占據死因的50%以上,換句話說,半數以上的人死于與不良生活方式有關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