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蔣家俊教授關于社會主義經濟理論與經濟體制改革的論文集。全書共收入48篇論文,時間跨度從1953年到1995年。為了能體現(xiàn)經濟理論隨時代而發(fā)展的過程,所收入的文章,均未加修改,一律按原文發(fā)表時間先后編排,從中可以看出每篇文章在當時的意義和作用,以及它必然帶有的歷史烙印和歷史的局限性。本書對經濟理論工作者、大專院校經濟專業(yè)師生、政府部門和企業(yè)管理人員了解社會主義經濟理論的發(fā)展與經濟體制改革的實踐具有理論意義和參考價值?!镒髡吆喗椋海海海海海海海海海海海海海海海海海海海菏Y家俊,1924年月月生,江蘇省鎮(zhèn)江市人,中共黨員,復旦大學教授。1950年復旦大學經濟研究所研究生班畢業(yè)。曾任復旦大學經濟系副系主任、系主任等職務。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待遇。從事經濟學教學和經濟理論研究工作近50年,先后主講“政治經濟學”、“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選讀”、“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社會主義價格理論與實踐研究”等課程。1978年起擔任南方十六所大學合編的《政治經濟學社會主義部分教材》主編,前五版累計發(fā)行一百多萬冊、1988年獲全國高校優(yōu)秀教材獎,1994年出第六版,改名為《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新編》。其他主編的著作有:《社會主義價格理論和實踐》、《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勞動工資和社會保障》;合編的著作有:《資本和剩余價值》、《政治經濟學教材》、《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史》等。合譯的著作有,《資本主義總危機》、《非生產領域經濟學》等。先后發(fā)表經濟學術論文一百多篇,曾多次獲得各種優(yōu)秀學術論文獎。在復旦大學經濟系,指導碩士研究生共50余人。1977年以后。曾任中國政治經濟學社會主義部分研究會理事、中國價格學會理事、中國高校價格理論與實踐研究會副會長、上海市價格學會副會長、上海勞動學會副會長、上海經濟學會理事、上海工商行政管理學會顧問等。業(yè)余愛好書法,是復旦大學書畫篆刻研究會成員?!飼海海海海海海海海海海海海海海海海海海海耗夸浨把?957-1959年論自由市場農副產品的價格問題怎樣認識社會主義制度下的市場供需關系略談社會主義制度下生產水平和社會需要之間的矛盾――“政治經濟學教科書”社會主義部分學習札記1960-1961年為什么能夠把優(yōu)先發(fā)展重工業(yè)和迅速發(fā)展農業(yè)相結合農業(yè)是國民經濟發(fā)展的基礎農業(yè)和工業(yè)的相互關系試論農業(yè)是一切社會經濟發(fā)展的基礎勞動力的合理安排和使用談談“必要勞動”和“剩余勞動”論發(fā)展小商品生產的意義和作用論發(fā)展生產和滿足需要之間的關系1962-1963年論等價交換原則在我國國民經濟中的作用試論勞動力所有關系問題生產資料生產優(yōu)先增長理論的探討關于社會主義制度下人們在生產中的相互關系問題談生產資料生產優(yōu)先增長和以農輕重為序的關系關于農業(yè)再生產理論的幾個問題1978-1979年按勞分配是社會主義的分配原則,不是產生資本主義的經濟基礎按照社會主義基本經濟規(guī)律辦事――重讀斯大林的《蘇聯(lián)社會主義經濟問題》1980-1981年關于社會主義勞動力所有關系問題社會主義生產目的客觀性的再認識從宏觀經濟和微觀經濟談社會主義生產的目的問題1983-1984年馬克思主義關于經濟效益的理論和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新路子關于腦力勞動者的工資制度改革問題從實際出發(fā)建立有中國特色的經濟管理體制怎樣學習政治經濟學關于政治經濟學社會主義部分體系結構的探討1985-1986年關于社會主義生產部分體系結構的探討上海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和商品經濟的發(fā)展關于始點范疇和主線問題關于知識分子的勞動報酬與工資制度的結構問題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體系的探討1987-1988年建立社會主義市場體系與價格改革社會主義有計劃的商品經濟和工商行政管理論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私營經濟論我國價格體制改革及其目標模式論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特征1989-1990年有計劃商品經濟的運行機制與價格體制改革治理經濟環(huán)境和深化價格改革價格體制改革的回顧和深化改革的若干問題論計劃與市場相結合和價格體制改革1991-1995年深化中國價格體制改革芻議論搞活大中型企業(yè)中的價格問題江南經濟開發(fā)問題芻議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價格體制股份合作制是深化城鎮(zhèn)集體企業(yè)改革的有效組織形式我國通貨膨脹的成因及抑制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