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一位資深法官曾經說過,在中國這樣一個成文法國家,法官判案過程實際上就是一個查找法律依據和運用法理解釋法律的過程。對此,很多法律專家深有同感。事實上,無論是法官還是其他法律專業(yè)人員,遇到具體法律問題著重需要做的事情,一方面是要判斷該問題在法理上屬于什么性質和范疇,另一方面就是查找相關的法律依據,并在此基礎上運用法理適用法律,解決問題。從這個意義上說,目前的法學教材和法學理論著作與法律專業(yè)人員的實際需要銜接得還不夠緊密,其他法律實務類圖書也存在類似的問題,要么是簡單的法律條文釋義,要么是法律法規(guī)的羅列匯編,不能很好地滿足法律專業(yè)人員的深層次需要。基于以上認識,我們先后召開兩次由資深法官、律師參加的論證會,在充分了解法律專業(yè)人員實際需要的基礎上,組織近百位法律專家,按不同的法律門類,分成十八個專家小組,歷時兩年,編寫了這套《法律專業(yè)人員高級助手書系》。綜合考慮涉及面的廣泛程度和司法實踐中的重點、難點等因素,本書系首批選擇了十八個常用的法律門類分別編寫成書。書系對依各法律門類列出的問題的論編,分別由“精要”與“依據指引”兩部分組成?!熬鳖}目是根據現(xiàn)行法律文件設定的問題(條文主旨)及司法實踐中可能遇到的其他疑難問題歸納總結出來的。表面上看,這些題目并不像問答、案例類題目那樣有針對性,有些甚至像干巴巴的詞條,但實際上,這些題目正是各法律門類的“點”,實踐中某一法律門類上的任何問題,都能歸類到這些“點”上。題目內容的撰寫也不是像學術專著或論文那樣長篇大論,而是以專家意見的形式,簡明扼要地闡明法理,指出司法實踐中應注意的問題?!耙罁敢辈糠謩t是將題目所涉及到的具體法律依據盡可能全面地列示出來。我國的法律依據是多層次的,有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制定的法律,也有國務院及其各部門通過的行政法規(guī)、部門規(guī)章及規(guī)范性文件,還有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發(fā)布的司法解釋。在以上依據中,法律的效力級別當然最高,但有些法律規(guī)定比較原則,對實踐中碰到的許多具體問題的理解和處理,還需要以行政部門和司法部門發(fā)布的相關依據作補充,因此,“依據指引”部分將上述全部依據的名稱、發(fā)布時間、發(fā)布部門一一予以明確,并附以精要題目所適用的具體條文內容(個別題目較大;需要援引依據全文或依據本身屬不常用的專業(yè)問題,為節(jié)省篇幅,我們僅注明了依據名稱、發(fā)布時間、發(fā)布部門具體條文內容予以省略,讀者可在后面的具體題目中或其他法律匯編中查找)。有了“精要”題目的清晰脈絡,有了專家法理上的權威意見,再附以詳細、具體的法律依據,形成了書系中各法律門類的完整體例。我們相信,這種法律圖書的創(chuàng)新體例,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滿足法律專業(yè)人員的實際需要,并將成為他們方便實用的參謀助手。需要說明的是,由于本書系涉及的法律門類眾多,編寫工作量大參與編寫的作者有的來自司法實踐部門,有的來自教學、科研部門,分屬不同行業(yè)和專業(yè),盡管我們力求做到編寫體例上的統(tǒng)一,但在語言風格、表述方式等方面,不同圖書還存在明顯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