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軟件項目管理引言
1.1 引言
1.2 什么是項目
1.3 軟件項目和其它類型的項目
1.4 合同管理和技術項目管理
1.5 軟件項目管理覆蓋的活動
1.6 計劃、方法和方法學
1.7 軟件項目的分類方法
1.7.1 信息系統(tǒng)與嵌入式系統(tǒng)
1.7.2 目的與產品
1.8 什么是管理
1.9 軟件項目的問題
1.10 設定目的
1.10.1 子目的和目標
1.10.2 有效性度量
1.11 項目相關人員
1.12 業(yè)務案例
1.13 需求規(guī)格說明
1.14 管理控制
1.15 小結
附件1 可行性研究內容列表
附件2 項目計劃內容列表
1.16 進一步的練習
第2章 步進式方法:項目策劃概述
2.1 步進式項目策劃概述
2.2 第0步:選擇項目
2.3 第1步:標識項目的范圍和目的
2.4 第2步:標識項目的基礎設施
2.5 第3步:分析項目的特征
2.6 第4步:標識項目的產品和活動
2.7 第5步:估計每個活動的工作量
2.8 第6步:標識活動的風險
2.9 第7步:分配資源
2.10 第8步:評審/發(fā)布計劃
2.11 第9步和第10步:執(zhí)行計劃并進行較低層次的策劃
2.12 小結
2.13 進一步的練習
第3章 項目評價
3.1 引言
3.2 戰(zhàn)略評估
3.2.1 項目群管理
3.2.2 業(yè)務量管理
3.3 技術評估
3.4 成本效益分析
3.5 現(xiàn)金流預測
3.6 成本效益評價技術
3.6.1 凈利潤
3.6.2 回收期
3.6.3 投資回報率
3.6.4 凈現(xiàn)值
3.6.5 內部回報率
3.7 風險評價
3.7.1 風險標識和排等級
3.7.2 風險和凈現(xiàn)值
3.7.3 成本效益分析
3.7.4 風險剖面分析
3.7.5 使用決策樹
3.8 小結
3.9 進一步的練習
第4章 選擇合適的項目方法
4.1 引言
4.2 選擇技術
4.2.1 將項目標識為目的驅動或產品驅動
4.2.2 分析其它項目特征
4.2.3 標識高級別項目風險
4.2.4 考慮與實現(xiàn)有關的用戶需求
4.2.5 選擇通用的生命周期方法
4.3 技術計劃內容清單
4.4 過程模型的選擇
4.5 結構與交付速度
4.6 瀑布模型
4.7 V過程模型
4.8 螺旋模型
4.9 軟件原型開發(fā)
4.10 分類原型的其它方法
4.10.1 要從原型中學到什么
4.10.2 原型要做到什么程度
4.10.3 哪些要進行原型化
4.11 在原型開發(fā)期間控制變更
4.12 增量式交付
4.12.1 優(yōu)點
4.12.2 缺點
4.12.3 增量式交付計劃
4.12.4 標識系統(tǒng)目的
4.12.5 創(chuàng)建開放的技術計劃
4.12.6 計劃增量
4.12.7 增量示例
4.13 動態(tài)系統(tǒng)開發(fā)方法
4.14 極限編程
4.15 管理迭代過程
4.16 選擇最合適的過程模型
4.17 小結
4.18 進一步的練習
第5章 軟件工作量估計
5.1 引言
5.2 在何處進行估計
5.3 估計過高和估計過低的問題
5.4 軟件估計基礎
5.4.1 需要歷史數(shù)據
5.4.2 工作的度量
5.4.3 復雜性
5.5 軟件工作量估計技術
5.5.1 由底向上估計
5.5.2 自頂向下法和參數(shù)模型
5.6 專家判斷
5.7 類比估計
5.8 Albrecht功能點分析
5.9 Mark II功能點
5.10 對象點
5.11 面向過程代碼的方法
5.12 COCOMO:一個參數(shù)模型
5.13 小結
5.14 進一步的練習
第6章 活動策劃
6.1 引言
6.2 活動策劃的目的
6.3 何時計劃
6.4 項目進度表
6.5 項目和活動
6.5.1 定義活動
6.5.2 標識活動
6.6 確定活動的次序和進度
6.7 網絡策劃模型
6.8 網絡模型的公式化表示
6.8.1 構造優(yōu)先網絡
6.8.2 描繪滯后活動
6.8.3 吊床活動
6.8.4 標注約定
6.9 增加時間維
6.10 正向遍歷
6.11 反向遍歷
6.12 標識關鍵路徑
6.13 活動緩沖期
6.14 縮短項目周期
6.15 標識關鍵活動
6.16 活動-箭頭網絡
6.16.1 活動-箭頭網絡的規(guī)則和約定
6.16.2 使用虛活動
6.16.3 描繪滯后的活動
6.16.4 給活動加標簽
6.16.5 網絡分析
6.17 小結
6.18 進一步的練習
第7章 風險管理
7.1 引言
7.2 風險的本質
7.3 風險的類型
7.3.1 估計錯誤
7.3.2 策劃假設
7.3.3 不可預計的事
7.4 管理風險
7.5 危險標識
7.6 危險分析
7.6.1 風險危害度
7.6.2 設置風險優(yōu)先級
7.6.3 風險緩解效果
7.7 風險策劃和控制
7.8 評價進度風險
7.8.1 使用PERT評價不確定性的影響
7.8.2 使用期望周期
7.8.3 活動標準偏差
7.8.4 滿足目標的可能性
7.8.5 計算每個項目事件的標準偏差
7.8.6 計算z值
7.8.7 轉換z值為概率
7.8.8 PERT的優(yōu)點
7.8.9 蒙特卡洛仿真
7.9 小結
7.10 進一步的練習
第8章 資源分配
8.1 引言
8.2 資源的性質
8.3 標識資源需求
8.4 資源調度
8.5 創(chuàng)建關鍵路徑
8.6 計算成本
8.7 特定的細節(jié)
8.8 發(fā)布資源進度表
8.9 成本進度
8.10 調度順序
8.11 小結
8.12 進一步的練習
第9章 監(jiān)督與控制
9.1 引言
9.2 創(chuàng)建框架
9.2.1 責任
9.2.2 進展評估
9.2.3 設置檢查點
9.2.4 取快照
9.3 收集數(shù)據
9.3.1 局部完成報告
9.3.2 風險報告
9.4 進展可視化
9.4.1 甘特圖
9.4.2 延遲圖
9.4.3 球形圖
9.4.4 時間線
9.5 成本監(jiān)督
9.6 獲得價值
9.6.1 基線預算
9.6.2 監(jiān)督獲得價值
9.7 優(yōu)先級控制
9.8 使項目返回目標
9.8.1 縮短關鍵路徑
9.8.2 重新考慮優(yōu)先需求
9.9 變更控制
9.9.1 配置庫管理員角色
9.9.2 變更控制規(guī)程
9.9.3 系統(tǒng)范圍的變更
9.10 小結
9.11 進一步的練習
第10章 管理合同
10.1 引言
10.2 合同的種類
10.2.1 固定價格合同
10.2.2 時間和材料合同
10.2.3 每單位固定價格合同
10.2.4 公開的投標過程
10.2.5 受限制的投標過程
10.2.6 已商定的規(guī)程
10.3 合同部署的階段
10.3.1 需求分析
10.3.2 評估計劃
10.3.3 邀請投標
10.3.4 評估提議
10.4 典型的合同條款
10.4.1 定義
10.4.2 協(xié)議的形式
10.4.3 供應的商品和服務
10.4.4 軟件的所有權
10.4.5 環(huán)境
10.4.6 客戶承諾
10.4.7 驗收規(guī)程
10.4.8 標準
10.4.9 項目和質量管理
10.4.10 時間表
10.4.11 價格和付款方式
10.4.12 其它法律上的需求
10.5 合同的管理
10.6 提交和驗收
10.7 小結
10.8 進一步的練習
第11章 管理人員和組織群組
11.1 引言
11.2 理解行為
11.3 組織行為:背景
11.4 為該工作選擇合適人選
11.5 用最好的方法進行教育
11.6 動機
11.6.1 Taylorist模型
11.6.2 Maslow的需要層次
11.6.3 Herzberg的雙因素理論
11.6.4 動機的期待理論
11.7 Oldham-Hackman工作特征模型
11.8 在組內工作
11.9 成為群組
11.10 決策制定
11.10.1 制定正確決策的心理障礙
11.10.2 小組決策的制定
11.10.3 正確的小組決策制定的障礙
11.10.4 減少小組決策制定的缺點的措施
11.11 領導能力
11.12 組織結構
11.12.1 正式的與非正式的結構
11.12.2 層次化的方法
11.12.3 員工與生產線
11.12.4 部門化
11.12.5 非自我編程
11.12.6 主程序員組
11.13 壓力
11.14 健康和安全
11.15 小結
11.16 進一步的練習
第12章 軟件質量
12.1 引言
12.2 軟件質量在項目策劃中的位置
12.3 軟件質量的重要性
12.4 定義軟件質量
12.4.1 產品操作質量因素
12.4.2 產品修訂質量因素
12.4.3 產品轉變質量因素
12.5 ISO 9126
12.6 實用的軟件質量度量方法
12.6.1 可靠性
12.6.2 可維護性
12.6.3 可擴展性
12.7 產品與過程質量管理
12.8 外部標準
12.8.1 BS EN ISO 9001:2000
12.8.2 BS EN ISO 9001:2000 QMS需求概述
12.8.3 能力過程模型
12.8.4 評估軟件產品
12.9 有助于提高軟件質量的技術
12.9.1 審查
12.9.2 Fagan方法的普遍原理
12.9.3 結構化編程和凈室軟件開發(fā)
12.9.4 形式化方法
12.9.5 軟件質量循環(huán)
12.9.6 質量循環(huán)解決的問題
12.9.7 質量循環(huán)的效率
12.10 質量計劃
12.11 小結
12.12 進一步的練習
第13章 小型項目
13.1 引言
13.2 學生項目的一些問題
13.2.1 使用不熟悉的工具
13.2.2 不確定的設計需求
13.2.3 不完整的系統(tǒng)
13.2.4 缺少客戶對項目的承諾
13.3 項目計劃的內容
13.4 小結
附錄A PRINCE 2概述
附錄B BS 6079:1996概述
附錄C 項目群管理
附錄D ISO 12207概述
附錄E 項目管理知識體系
附錄F 練習答案
進一步的閱讀材料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