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部有關現代科學發(fā)展史的既通俗易懂而且引人入勝的書。作者用清晰明了、幽默風趣的筆法,將宇宙大爆炸到人類文明發(fā)展進程中發(fā)生的繁多妙趣橫生的故事一一收入筆下。驚奇和感嘆組成了本書,歷歷在目的天下萬物組成了本書,益于人們了解大千世界的無窮奧妙,掌握萬事萬物的發(fā)展脈絡。書中回溯了科學史上那些偉大與奇妙的時刻,引用了近年來發(fā)現的最新科學史料,幾乎每一個被作者描述的事件都奇特而且驚人:宇宙起源于一個要用顯微鏡才能看得見的起點;全球氣候變暖可能會使北美洲和歐洲北部地區(qū)變得更加寒冷;1815年印度尼西亞松巴哇島坦博拉火山噴發(fā)引發(fā)的海嘯奪走了10萬人的生命;美國黃石國家公園是“世界上最大的活火山”……而那些沉迷于科學的科學家們也是千奇百怪:達爾文居然為蚯蚓彈起了鋼琴;牛頓將一根大針眼縫針插進眼窩,為的只是看看會有什么事情發(fā)生;富蘭克林不顧生命危險在大雷雨里放風箏;卡文迪許在自己身上做電擊強度實驗,竟然到了失去知覺的地步;發(fā)現第一批陸地動物甲龍化石的瑞典古生物學家賈維克居然數錯了手指、腳趾的數量,還把化石藏了48年不讓別人看……本書在講述科學的奇跡與成就的同時,還浸潤著濃郁的悲天憫人的人文關懷。全書從科學發(fā)展史的角度對“我們從哪里來?我們是誰?我們到哪里去?”這一千古命題作了極為精當的闡釋。每一個人在閱讀此書之后,都會對宇宙萬事萬物和萬千生命比以前有更多的了解,對生命、對人生、對我們所生活的世界產生全新的感悟。一位美國小讀者的父親說,讀過《萬物簡史》之后,他對死亡不再感到恐懼,這位小讀者將他父親的這一想法告訴了作者。作者感到非常高興,在他看來,這是一本書所能獲得的最高評價。本書2003年5月在美國出版后。連續(xù)數十周高居《紐約時報》、《泰晤士報》排行榜最前列,榮登亞馬遜網站2003年長十大暢銷書列,在年度科學類圖書排行榜中,本書更是勇奪桂冠。2004年初,被美國《科學》雜志評選為2003年度最佳科學著作之一。2004年6月,又一舉奪得了由英國皇家會頒發(fā)的世界最著名的產科普圖書大獎——安萬特(Aventis)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