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Pro/Engineer中文野火版使用基礎
1.1安裝說明
1.1.1硬件要求
1.1.2軟件要求
1.2安裝Pro/Engineer中文野火版軟件
1.2.1安裝網卡
1.2.2設置環(huán)境變量
1.2.3安裝Pro/Engineer中文野火版
1.2.4啟動Pro/Engineer中文野火版
1.3Pro/Engineer中文野火版模具模塊使用基礎
1.3.1概述
1.3.2啟動用戶界面
1.4Pro/Engineer中文野火版模具設計用戶界面
1.4.1模具設計的主菜單
1.4.2模具設計工具欄簡介
1.5常用輔助工具
1.5.1模具[遮蔽—撤銷遮蔽]對話框
1.5.2“模型樹/層樹”顯示/設置標簽
1.5.3三鍵鼠標的使用
第2章模具設計基本流程
2.1概述
2.2設計零件的創(chuàng)建與修改
2.3創(chuàng)建模具型腔
2.4組裝模具標準件
2.5創(chuàng)建模具工程圖
2.6一個簡單的實例
第3章設計零件的檢測
3.1概述
3.2執(zhí)行厚度檢測
3.2.1[定義]選項區(qū)域
3.2.2[結果]選項區(qū)域
3.2.3[已保存]選項區(qū)域
3.3執(zhí)行拔模檢測
3.3.1[定義]選項區(qū)域
3.3.2[計算設置]選項區(qū)域
3.3.3[結果]選項區(qū)域
3.3.4[已保存分析]選項區(qū)域
3.4范例
3.4.1范例1
3.4.2范例2
第4章模具模型
4.1概述
4.2模具模型菜單
4.3加入參考模型
4.3.1加入一個參考模型
4.3.2加入多個參考模型
4.4加入工件
4.4.1手動方式創(chuàng)建工件
4.4.2自動方式創(chuàng)建工件
4.5設置收縮率
4.6運用實例
4.6.1范例1
4.6.2范例2
4.6.3范例3
4.6.4范例4
第5章分型面的設計
5.1概述
5.2分型面規(guī)則
5.3分型面工具欄與菜單
5.3.1分型面工具欄
5.3.2分型面菜單
5.4創(chuàng)建分型面
5.4.1通過拉伸創(chuàng)建分型面
5.4.2通過復制創(chuàng)建曲面
5.4.3創(chuàng)建著色曲面
5.4.4創(chuàng)建裙邊曲面
5.4.5增加高級分型曲面
5.5分型面操作
5.5.1合并曲面
5.5.2裁剪曲面
5.5.3延拓曲面
5.5.4轉換曲面
5.5.5修改曲面
5.5.6重定義曲面
5.5.7刪除曲面
5.5.8重命名曲面
5.5.9遮蔽與撤銷遮蔽
5.5.10著色曲面
5.6運用實例
5.6.1范例1
5.6.2范例2
5.6.3范例3
5.6.4范例4
第6章分割模具
6.1概述
6.2體積塊菜單
6.3直接創(chuàng)建模具體積塊
6.3.1聚合法創(chuàng)建體積塊
6.3.2草繪法創(chuàng)建體積塊
6.3.3滑塊
6.3.4直接創(chuàng)建模具體積塊實例
6.4用模具體積塊分割工件
6.5用分型面分割工件
6.6修改模具體積塊
6.7模具元件菜單
6.8運用實例
6.8.1范例1
6.8.2范例2
6.8.3范例3
6.8.4范例4
第7章模具特征的創(chuàng)建與操作
7.1概述
7.2模具特征菜單
7.3創(chuàng)建水線特征
7.4創(chuàng)建流道特征
7.5創(chuàng)建頂針孔特征
7.6創(chuàng)建主流道以及澆口
7.7操作模具特征
7.8運用實例
7.8.1范例1
7.8.2范例2
7.8.3范例3
7.8.4范例4
第8章鑄模與模擬開模
8.1概述
8.2鑄模
8.3模擬開模
8.3.1創(chuàng)建模擬開模過程
8.3.2修改模擬開模
8.3.3拔模檢測
8.4運用實例
8.4.1范例1
8.4.2范例2
8.4.3范例3
8.4.4范例4
第9章模架設計專家系統(tǒng)
9.1概述
9.2界面簡介
9.3EMX4.0的有關設置
9.3.1單位的設置
9.3.2自動繪圖的設置
9.4EMX4.0創(chuàng)建模架組件的基本流程
9.5運用實例
附錄配盤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