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概述
1. 1 通信網可靠性管理的研究意義
1. 1. 1 通信網是社會發(fā)展的戰(zhàn)略基礎設施
1. 1. 2 通信網可靠性至關重要
1. 2 通信網可靠性研究的進展
1. 2. 1 通信業(yè)質量與可靠性活動的發(fā)展歷程[44]
1. 2. 2 可靠性測度
1. 2. 3 可靠性分析
1. 2. 4 可靠性設計
1. 2. 5 通信網可靠性綜合研究與實踐
第1章參考文獻
第2章 通信網可靠性的定義及研究體系
2. 1 一般可靠性的含義
2. 1. 1 可靠性的定義
2. 1. 2 可靠性的分類
2. 1. 3 可靠性研究中涉及到的幾個概念及其關系
2. 2 通信網可靠性的含義
2. 2. 1 引言
2. 2. 2 通信網的組成及運行要求
2. 2. 3 通信網可靠性的研究內涵
2. 2. 4 通信網可靠性定義的六要素
2. 3 通信網可靠性的影響因素及特點
2. 3. 1 通信網可靠性的主要影響因素
2. 3. 2 通信網可靠性的特點
2. 3. 3 通信網可靠性的變動特性分析
2. 4 通信網可靠性的研究思路及研究體系
2. 4. 1 通信網可靠性工程的提出
2. 4. 2 通信網可靠性的研究方法及研究體系
2. 4. 3 通信網可靠性研究的基礎工作
第2章參考文獻
第3章 我國通信網的可靠性管理
3. 1 通信網可靠性管理概述
3. 1. 1 通信網可靠性管理的目標及內容
3. 1. 2 加強我國通信網可靠性管理的必要性
3. 1. 3 當前通信網可靠性管理的基礎工作
3. 2 通信網可靠性管理主體與管理范疇
3. 2. 1 管理的主體
3. 2. 2 通信網可靠性管理的范疇及其劃分
3. 3 通信網可靠性管理的內容
3. 3. 1 通信網可靠性宏觀管理的內容
3. 3. 2 通信網可靠性微觀管理的內容
3. 3. 3 電信運營企業(yè)通信網可靠性管理的其他相關研究內容
第3章參考文獻
第4章 通信網可靠性增長管理
4. 1 通信網可靠性增長管理體系
4. 1. 1 可靠性增長基本概念
4. 1. 2 可靠性增長模型
4. 1. 3 通信網可靠性增長的特點
4. 1. 4 通信網可靠性增長管理
4. 2 通信網可靠性數(shù)據的管理
4. 3 通信網可靠性增長的Duane模型
4. 3. 1 Duane模型在通信網可靠性增長中應用的可能性
4. 3. 2 Duane模型[7~9]
4. 3. 3 Duane模型推廣
4. 3. 4 Duane模型在通信網可靠性增長中的應用
4. 4 通信網可靠性增長的NHPP模型
4. 4. 1 極大似然估計
4. 4. 2 非齊次Poisson過程 NHPP
4. 4. 3 Crow模型[1. 3]
4. 4. 4 通信網可靠性增長的NHPP模型
4. 4. 5 NHPP模型的應用
4. 5 通信網可靠性增長的擬合與預測
第4章參考文獻
第5章 電話網運行中的故障分析
5. 1 長途電信線路障礙統(tǒng)計與分析
5. 1. 1 統(tǒng)計與分析的基礎
5. 1. 2 一級干線全阻障礙分析
5. 1. 3 原因及對策
5. 2 用戶申告及其發(fā)生原因分析
5. 2. 1 用戶申告分析的基礎
5. 2. 2 北京市某區(qū)局 簡稱A局 用戶申告的統(tǒng)計與分析
5. 2. 3 北京市某區(qū)局 簡稱B局 用戶申告的統(tǒng)計與分析
5. 2. 4 問題與討論
第5章參考文獻
第6章 通信網故障的測度與評價方法
6. 1 通信網故障的定義
6. 1. 1 產品故障的定義
6. 1. 2 通信網故障的定義
6. 1. 3 通信網故障判據
6. 1. 4 網絡故障的測定
6. 1. 5 通信網故障的分級
6. 2 通信網故障測度
6. 2. 1 測度的需要
6. 2. 2 IDE業(yè)務故障測度法[2]
6. 2. 3 ULE故障測度法
6. 2. 4 日本故障測度法
6. 2. 5 四維向量法
6. 3 通信網故障指數(shù)評價方法
6. 3. 1 故障綜合指數(shù)
6. 3. 2 故障綜合指數(shù)在通信網可靠性評價中的應用
6. 4 通信網故障數(shù)據的管理
6. 4. 1 故障數(shù)據的分類
6. 4. 2 加強國內故障數(shù)據的管理
6. 5 通信網絡管理信息庫的開發(fā)與評價
6. 5. 1 網絡管理信息模型與管理信息庫[14]
6. 5. 2 網絡管理信息庫的評價原則
第6章參考文獻
第7章 我國電話網可靠性的綜合評價
7. 1 電話網可靠性的綜合評價模型
7. 1. 1 引言
7. 1. 2 基本思路
7. 1. 3 理論依據
7. 1. 4 綜合評價現(xiàn)有網絡的指標體系
7. 1. 5 綜合評價模型
7. 2 電話網可靠性的綜合評價方法
7. 2. 1 評價過程
7. 2. 2 指標的指數(shù)化
7. 2. 3 綜合評價模型中權重的確定
7. 2. 4 可靠性綜合指數(shù)的變動分析
7. 2. 5 可靠性增長與網絡發(fā)展的相關適應性分析
第7章參考文獻
第8章 基于運行統(tǒng)計的可靠性評價方法
8. 1 通信網可靠性統(tǒng)計指標體系
8. 1. 1 通信網可靠性指標
8. 1. 2 通信網可靠性統(tǒng)計指標體系
8. 2 模糊層次分析法
8. 2. 1 模糊層次分析
8. 2. 2 我國電話網的全網可靠性水平評價
8. 3 通信網可靠性評價的熵權雙基法
8. 3. 1 熵及其極值性質[11-13]
8. 3. 2 建模過程
8. 3. 3 應用實例
8. 4 通信網均衡發(fā)展的分析方法
8. 4. 1 問題的提出
8. 4. 2 通信網均衡發(fā)展分析的物元方法
8. 4. 3 應用實例
第8章參考文獻
第9章 基于模糊優(yōu)化理論的通信網可靠性評價管理模型
9. 1 引言
9. 2 通信網可靠性評價指標體系設計
9. 2. 1 本地電話網指標體系
9. 2. 2 長途電話網指標體系
9. 3 基于模糊優(yōu)化理論的通信網可靠性評價模型與算法[23]
9. 3. 1 通信網可靠性的評價指標體系的虛擬層的設置
9. 3. 2 通信網可靠性的模糊優(yōu)化評價的隸屬度函數(shù)
9. 3. 3 通信網可靠性理想最優(yōu)目標評價集和理想最劣目標評價集
9. 3. 4 通信網可靠性評價集的模糊綜合優(yōu)化一從優(yōu)隸屬度
9. 3. 5 通信網可靠性評價指標集模糊綜合優(yōu)化算法流程
9. 4 應用實例[23]
9. 4. 1 本地電話網可靠性模糊優(yōu)選模型應用實例
9. 4. 2 長途電話網可靠性模糊優(yōu)選模型應用實例
第9章參考文獻
第10章 基于Hamming神經網絡的通信網可靠性指標綜合評價方法
10. 1 引言
10. 2 基于Hamming神經網絡的通信網可靠性分類優(yōu)化評價模型與算法[4]
10. 2. 1 通信網可靠性Hamming神經網絡分類優(yōu)化評價模型
10. 2. 2 通信網可靠性Hamming神經網絡分類優(yōu)化評價模型的學習算法
10. 3 應用實例[4]
10. 3. 1 本地電話網可靠性應用實例
10. 3. 2 長途電話網可靠性應用實例
第10章參考文獻
第11章 通信網可靠性規(guī)劃的經濟評價
11. 1 通信網可靠性規(guī)劃設計[1]
11. 2 通信網可靠性設計經濟評價的一般模型
11. 2. 1 可靠性設計經濟評價的方法
11. 2. 2 通信網可靠性規(guī)劃經濟評價的一般模型 原CCITT建議E. 862
11. 2. 3 業(yè)務影響費用的模型
11. 2. 4 簡化模型
11. 2. 5 應用實例
第11章參考文獻
第12章 從復雜系統(tǒng)的觀點分析通信網絡的風險變化
12. 1 通信網復雜系統(tǒng)理論與風險變化的度量
12. 1. 1 復雜系統(tǒng)理論
12. 1. 2 通信網是典型開放的復雜系統(tǒng)
12. 1. 3 通信網絡風險變化的度量
12. 2 通信網絡風險變化的分析方法
12. 2. 1 通信網絡的智能行為
12. 2. 2 通信網絡系統(tǒng)運行行為的模擬算法
12. 2. 3 基于RGP方法的風險變化分析方法
12. 3 通信網絡風險變化的檢驗方法
12. 3. 1 F-統(tǒng)計量檢驗方法
12. 3. 2 非參數(shù)變結構點檢驗方法
12. 4 基于RGP的網絡風險變化分析的特點
12. 5 基于RGP的網絡風險變化分析的收斂性
12. 5. 1 GP樹的結構及存儲方式
12. 5. 2 GP樹的運算方式
12. 5. 3 有關的基本概念
12. 5. 4 GP算法的收斂性研究
第12章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