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的書名是《國外社會福利制度》,但是書中討論的主要內容卻是社會救助和社會保障之間的關系,這是什么原因呢?首先需在說明,我們在這本書中是怎樣理解社會福利的。社會福利的概念有廣義和狹義之分。不少人將社會福利理解為總括所有的社會政策和部分公共政策的文義概念,他們認為,不僅國家提供的社會救助和各項社會補貼是社會福利,而且社會保險、公共衛(wèi)生、住房政策等有關公益的事業(yè)也屬于社會福利的范疇。只要和“公共”“社會”沾邊的國家支付計劃都算是社會福利,但是,目前在世界上更為廣泛應用的社會福利概念還是狹義的、可操作的社會福利。狹義的社會福利在有些國家里以全體國民為對象,而在其他國家里不僅以社會弱勢群體為對象。 其次還需說明,本書的主旨不是通對不同類型社會福利的討論不同特點,相反,本書的目的在于通過討論不同特點和社會福利制度,了解社會福利在世界上的經難共性,(例如社會保險和社會救助之間的互換和互補關系)或者它們的邏輯共性和功能共性(例如它們在功能轉換時的內部條件與外部條件),從而為中國的社會福利制度改革提供可以借鑒的經驗。共套叢書共五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