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認知性辭格:尋求不可能特征
1.認知性辭格分析的語義學方法
1.1必有特征、可能特征、不可能特征
區(qū)別性語義特征和量限范圍 必有特征、可能特征和不可能特征 性質上的和程度上的不可能特征
1.2三種特征的相互關系
必有特征的有限集合 可能特征的無限集合及其定義 不可能特征的無限集合及其定義
1.3詞內和詞外:語義特征的存在方式
語義特征分析的方法論思考與對策 語義特征的重新認識以及它的兩種存在方式 必有特征、可能特征、不可能特征的結構位置
1.4不可能特征的接受與強制性語義共現
共現要求和共現特征 滿足共現要求的三種方式 強制性共現與詞義變化 語義蒙太奇
2.認知性辭格的本質:接納不可能特征
2.1認知性辭格的基本形態(tài)
2.2接納不可能特征的五組方式
有介/無介的接納方式 有距/無距的接納方式 隱含/顯現的接納方式 正向/負向的接納方式 性質/程度上不可能特征的接納
3.認知性辭格與表達性辭格
3.1辭格的解釋性研究:從表達效果回溯使用意圖
3.2辭格的分化
認知性比喻 形象性比喻 說明性比喻 命名性比喻
3.3兩種辭格與修辭研究的兩種觀念
附錄:內涵特征:范疇特征與經驗特征
第2章比喻、近喻和自喻的認知結構
1.認知的原發(fā)過程
1.1認知途徑:邏輯的和原發(fā)的
1.2原發(fā)性認知的特點
2.模式識別與認知中的同一關系
2.1從模式識別到語義特征分析法
2.2同一關系及其語義表現
3.原發(fā)過程的模式識別:相似關系、接近關系與自變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