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實踐出真知”——從研究、學習人們的先進經驗和自我總結在體育實踐中的心得體會中提出新的問題,去選定體育科研的課題。這是廣大教練員、體育教師、體育工作者結合本職工作進行科學總結、繼續(xù)提高的有效辦法。如對學校體育工作中的不同地區(qū),不同季節(jié),大、中、小學體育教學特點、學校體育課運動負荷、學校體育課成績的評定等問題的研究;運動訓練工作中的優(yōu)秀運動員成長過程中的問題,以及學校運動訓練的特點等經驗體會中提出不同的研究主題,這是使經驗上升為理性認識,將推動體育事業(yè)的迅速向前發(fā)展。(4)“處女地開墾”’——在體育科學與相關科學之間的邊緣科學中去發(fā)現問題,進行選題。在體育科學與相關學科之間的接觸點,通常被稱為“知識的空白區(qū)”和“科學的處女地”。如果在這塊處女地勤奮地耕耘,往往會結出累累的碩果。恩格斯曾強調指出:“在原子科學和分子科學的接觸點上,雙方都宣稱與己無關,但是往往就在這一點上可望獲得最大的成果”。在科學史上,法國的數學家和哲學家笛卡兒所創(chuàng)立的解析幾何學,就是在代數學和幾何學的接觸點上取得的。美國科學家維納所創(chuàng)立的《控制論》,就是在自動控制、無線電通訊、電子技術、神經生理、數理邏輯、統(tǒng)計力學等多學科和技術的相互滲透的邊緣區(qū)域,并由多學科技術合作而建立的具有橫斷科學的新學科。體育科學是一門新興的綜合性學科,在我國起步較晚。解放后,經過多年的曲折歷程,現在可以說有了一些基礎。但與世界上體育科學先進的國家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從研究的內容來看也很不平衡,在當前主要是側重于各項技術、訓練方法的研究,對其他問題涉獵很少,特別是各學科之間的“相關問題”的研究,就需要我們去開墾這塊“處女地”,去提出新的問題進行篩選,這樣就會有助于促進我國體育科學的迅速發(fā)展。如此選題中的各項運動訓練、體育教學中的心理訓練、各項技術的力學研究、體育運動中的數學模式、音樂伴奏在體育課中的應用以及運動員選材等范圍內去提出新問題,進行選題研究。(5)從查閱文獻中發(fā)現線索,也就是在閱讀各種圖書、期刊、論文匯編及各種資料中發(fā)現問題。這對于缺少實踐經驗的同志或在校學生進行體育科研選題來說,則更有實際意義。從文獻中發(fā)現問題,一般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在文獻中已經提出,但還未解決的問題;另一種是在閱讀過程中,對文獻有關問題的研究內容所產生的疑問,或者是感到廣度和深度還不夠,或有關論據還不充分的問題等。除此,對于初學體育科研的人,還可以由導師指出一些參考課題,然后從中選擇一些自己感興趣的.又符合自己實際情況的題目作為研究課題。(五)選題易犯的錯誤1.題目過大,脫離實際;2.趕時髦;3.文不對題;4.課題設計不清晰,選題與假說的建立相脫離;5.對主觀條件、客觀因素考慮不周;6.對研究結果缺乏必要的考慮;7.研究方法考慮不周。二、課題的確立(一)初選——確立研究目標在對理論方面、實踐方面所接觸到的課題或規(guī)劃中所涉及的課題進行比較、分析后,就要從中初步進行篩選,根據研究者所處的主客觀條件來加以選擇,但初選必須根據既定的目標來進行,必須是研究者十分熟悉、有相當實踐經驗、且有相對較穩(wěn)定的研究方向的課題,雖然初選的課題尚未最終確定,但三心二意,什么課題都想涉足,拿起又放下,放下再拿起,最后將一事無成。因此,在基本確定研究目標后,就必須經分析比較后,當機立斷,但如果對初選的課題經分析、考慮后,確實沒有較大的把握,則應及時更換研究課題。(二)論證——課題的可行性分析在正式確立研究課題前必須進行論證,也即完成該項課題的可行性分析??尚行苑治霰仨氁罁芯空咭颜加械闹?、客觀條件,以及較為詳盡的資料,經過自己及課題組成員的初步論證,經分析、預測、評價后,進一步完善對完成課題的設想和各種條件,然后交由主管部門作正式論證審批??尚行苑治鲋饕幸韵聝热菪枰M行論證:本項研究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國內外研究現狀分析及發(fā)展趨勢;本課題的學術特點、創(chuàng)新之處;本課題的科學依據和應用前景;本項研究的主客觀基本條件分析:人員構成、課題組成員已有的研究基礎和學術成果,物質保障、經費預算及來源;本項研究得以順利完成的優(yōu)勢條件及存在的困難;作出對完成本項研究的估計。論證報告須填寫在申請書的相關欄目內(見附錄)。(三)碩士研究生開題報告舉例:首都體育學院碩士研究生畢業(yè)論文開題報告題目:北京天元集團利用體育產業(yè)進行改制的可行性研究專業(yè):體育人文社會學研究方向:體育經濟學指導教師:駱秉全研究生:樊心剛二OO二年二月1.選題依據黨的十四大掀開了中國歷史的新篇章,我國的經濟運行機制從統(tǒng)得過死的計劃經濟體制轉入到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這為我國的企業(yè)改革奠定了理論基礎,指明了前進方向。到今年,我國的企業(yè)改革已經走過了近24個年頭。這其有許多企業(yè)“摸著石頭過河”,不斷變換著改革的道路與方式。從簡政放權、減稅讓利到兩步利改稅、承包制再到實行股份制,在摸索中前進的改革終于找到了解決國有企業(yè)問題的根本途徑,那就是轉換企業(yè)經營機制,建立現代企業(yè)制度。實踐證明,現代企業(yè)制度是一種科學的產權關系,它從企業(yè)的創(chuàng)立、運營到管理、監(jiān)督整個過程,理順了國家與企業(yè)產權關系,保證了企業(yè)資產的保值增值,使企業(yè)真正擁有獨立的法人財產權。成為法人實體和市場競爭主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