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哲學中國哲學宋明儒學的問題與發(fā)展

宋明儒學的問題與發(fā)展

宋明儒學的問題與發(fā)展

定 價:¥24.80

作 者: 牟宗三著
出版社: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561738177 出版時間: 2004-07-01 包裝: 膠版紙
開本: 23cm 頁數(shù): 203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作者簡介:牟宗三(1909―1995),字離中,山東省棲霞縣人。中國現(xiàn)代學者,哲學家,現(xiàn)代新儒學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1933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歷任華西大學、中央大學、金陵人學、臺灣師范大學、東海大學、臺灣大學、中國文化大學、香港大學、否港中文人學、香港新亞研究所等校教授。1987年被香港大學授予名譽文學博士。英國劍橋哲學詞典譽之為“當代新儒家他那一代中最富原創(chuàng)性與影響力的哲學家”。他畢生致力于弘揚民族文化,對中國文化的現(xiàn)代化與世界化作出巨大貢獻。其許多著作被譯成英、韓、德等文字。主要著作有《心體與性體》、《現(xiàn)象與物本身》、《佛性與般若》、《才性與玄理》、《圓善論》等;另有《康德的道德哲學》、《康德純粹理性之批判》、《名理論》等譯作,以上各書均收錄于《牟宗三先生全集》套書中。牟先生的哲學成就代表了中國傳統(tǒng)哲學在現(xiàn)代發(fā)展的新水平,具有世界性的影響力。

作者簡介

  牟宗三(1909—1995),字離中,山東省棲霞縣人。中國現(xiàn)代學者,哲學家,現(xiàn)代新儒學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1933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歷任華西大學、中央大學、金陵人學、臺灣師范大學、東海大學、臺灣大學、中國文化大學、香港大學、否港中文人學、香港新亞研究所等校教授。1987年被香港大學授予名譽文學博士。英國劍橋哲學詞典譽之為“當代新儒家他那一代中最富原創(chuàng)性與影響力的哲學家”。他畢生致力于弘揚民族文化,對中國文化的現(xiàn)代化與世界化作出巨大貢獻。其許多著作被譯成英、韓、德等文字。主要著作有《心體與性體》、《現(xiàn)象與物本身》、《佛性與般若》、《才性與玄理》、《圓善論》等;另有《康德的道德哲學》、《康德純粹理性之批判》、《名理論》等譯作,以上各書均收錄于《牟宗三先生全集》套書中。牟先生的哲學成就代表了中國傳統(tǒng)哲學在現(xiàn)代發(fā)展的新水平,具有世界性的影響力。

圖書目錄

    出版說明
   小序
    第一講正名
    第二講新之所以為新
    第三講興起之機緣及與佛教之關(guān)系
    第四講與佛教之關(guān)系(二)
    第五講性理的確定意義
    第六講道德性的實理、天理之普遍化與深邃化
    第七講寂感真幾之生化之理(實現(xiàn)之理)與邏輯定義之形成之理及科學
   歸納所得之理之區(qū)別
    第一節(jié)對于前講之回顧
    第二節(jié)實現(xiàn)之理與形成之理之區(qū)別
    第三節(jié)實現(xiàn)之理與科學歸納所得之理之區(qū)別
   出版說明
    一、北宋復興儒學的歷史文化背景
    二、不同層次之“理”的簡別
    三、宋明儒學的經(jīng)典根據(jù)
    四“性體”義疏解
    五“道體”義疏解
    六、周濂溪:默契道妙
    七、張橫渠:天道性命相貫通
    八、程明道:主客觀面合—
    九、伊川、朱子:義理歧出
   一
   出版說明
    上篇
   陸王一系之心性之學
    一、言良知者末流之弊:情識而肆與虛玄而蕩
    二、孔孟立教之規(guī)范
    一、朱陸之殊途
    四、內(nèi)圣之踐履之內(nèi)在義路:致良知教
    五、蕩肆與光景:相似法流
    中篇
   王龍溪之頓教:先天之學
    一、陽明學宗要簡述
    二、龍溪所承接于陽明者
    三、形上的證悟與超越的證悟
    四、龍溪所謂“先天之學”之意義:即本體便是工夫
    五、四無之意義
    六、陽明之和會
    七、龍溪多重形上的證悟
    八、形上的證悟與江右派之主靜歸寂
    九、頓漸之對立與消融
    十、致良知所至之圓而神:徹底透出之化境:圓而神之確義
    十一、由圓而神以判儒、佛
    十二、在超越的證悟中真主觀與真客觀之成立及其統(tǒng)—
    十三、良知教之顯義、密義、內(nèi)在義,與超越義:下轉(zhuǎn)羅近溪
    下篇
   劉蕺山誠意之學
    一、劉蕺山開端別起:歸顯于密
    _、心體與性體
    。、心意知物皆是超越一面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