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一章 舊文化的乳汁
一 朱子傳家
二 桐城中學
三 武昌師范
第二章 新文化的浸潤
一 香港大學
二 五四運動
三 心理學研究
第三章 人生觀的雛形
一 超脫觀念
二 白馬湖畔
三 無言之美
第四章 大洋彼岸的眺望
一 置身英國社會
二 人生的藝術化
第五章 在比較中發(fā)現
一 比較方法
二 中西敘事詩
三 中西愛情詩
四 中西自然詩
五 中西文藝批評
第六章 在介紹中嫁接
一 從心理學到美學
二 “直覺說”與靜觀自得
三 “距離說”與超然物表
四 “移情說”與物我同一
五 西方色彩與中國底蘊
第七章 在互釋中創(chuàng)新
一 從詩話到詩學
二 詩歌的節(jié)奏和聲韻
三 律詩的產生和影響
四 新詩的缺欠和出路
第八章 適應新的時代
一 歷史的瓜葛
二 自我檢查
三 思想改造運動
四 學術的轉機
第九章 美學大辯論
一 大辯論的緣起
二 大辯論的揭幕文章
三 美是主客觀的統一
四 抗爭的意義
第十章 《西方美學史》
一 寫作背景
二 觀點和方法
三 美學史的復雜性
四 局限和貢獻
第十一章 勇闖學術禁區(qū)
第十二章 杰出的翻譯成就
附錄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