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tǒng)競選電視辯論始于1960年,本書精選了從1960年至2004年美國歷屆大選總統(tǒng)辯論內容(1964、1968和1972年的大選沒有進行總統(tǒng)辯論),內容涵蓋外交、國防、經濟、教育、社會保障、醫(yī)療保險、同性戀婚姻、醫(yī)藥衛(wèi)生、家庭等方面,知識性、啟發(fā)性、趣味性、可讀性都很強,從這些辯論可以看到美國44年的發(fā)展軌跡,了解其對內、對外政策的演變過程,特別適合想在短期內提高英語應用水平的學生、國家公務員、律師和對美國感興趣的人閱讀,對準備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部分也有助益,同時可以作為短期英語培訓班的教材。從撒旦第一次在伊甸園里與夏娃爭辯吃某種水果的好處時,人類便一直互相辯論。古希臘雅典時期和中國春秋時代是人類歷史上辯論的顛峰時期,這些真理之辯給人類留下了豐厚的文化遺產。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文化哲學大師當數(shù)中國的孔子和古希臘的蘇格拉底,由他們弟子整理的辯論集《論語》和《對話錄》奠定了所有人類哲學的基礎。辯論可以使人享受探求真理的沖動和享受思維激蕩的樂趣。對一個人而言,辯論將伴隨自己的一生。養(yǎng)成良好的思辨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對一個人的成長將大有助益。讀者可能在電視上見過“大專辯論會”,但這種辯論像演戲,辯手為了參加一次辯論比賽而扮演其中的“正方”或“反方”,支持或反對一個命題。雖然這種辯論對培養(yǎng)學生的口才和邏輯思維能力以及對社會問題的關注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但站在一座假山上畢竟不可能做出顛峰之論的。美國歷屆總統(tǒng)競選辯論應該屬于林肯——道格拉斯式辯論,也叫價值觀辯論,這種辯論對社會道德、價值觀和國家政治進行爭辯,其目的是解決人類和社會存在的問題,推動社會的發(fā)展,這種辯論觸及到每個人的神經,是有骨、有血、有肉的辯論。閱讀這些辯論,讀者會有親臨現(xiàn)場的感覺,辯論者引導讀者對辯論中提出的每個問題進行深層次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