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計算機/網(wǎng)絡軟件工程及軟件方法學超越傳統(tǒng)的軟件開發(fā):極限編程的幻象與真實

超越傳統(tǒng)的軟件開發(fā):極限編程的幻象與真實

超越傳統(tǒng)的軟件開發(fā):極限編程的幻象與真實

定 價:¥39.00

作 者: 雷劍文,陳振沖,李明樹著
出版社: 電子工業(yè)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極限編程

ISBN: 9787121006579 出版時間: 2005-01-01 包裝: 膠版紙
開本: 24cm 頁數(shù): 356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本書特色:本書從軟件工程理論,軟件開發(fā)實驗,編程心理學等多千方面,深入剖析了極限編程的原理和實質。全書以分析對極限編程的種種誤解為主線,以編程實驗數(shù)據(jù)為基礎,用科學的方法闡釋了極限編程的內涵。全書分為三大部分,共10章。本書不僅對極限編程做了客觀而深刻的剖析,而且其實驗方法和分析方法具有極大的借鑒價值。在本書中,作者在融會各種學科的知識,以及引用幾十部軟件工程和計算機科學經典著作的基礎上,旁征博引地對軟件開發(fā)方法和實踐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同時,作者獨辟蹊徑,通過豐富的聯(lián)想,用許多生動有趣的例子來注解軟件開發(fā)的內涵與要點,因此,讀者在讀到下面的內容時不要驚訝:*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溫情對白*編程中的橄欖球技巧*大人國與小人國是不可能存在的*最先進的前掠翼戰(zhàn)斗機X-29居然不實用*軟件開發(fā)中也有太極功夫……本書適合各個層次的編程愛好者、軟件開發(fā)人員閱讀,也可作為高等院校計算機相關專業(yè)特別是軟件學院的教學用書。本書從軟件工程理論、軟件開發(fā)實驗、編程心理學等多個方面,深入剖析了極限編程的原理和實質。全書以分析對極限編程的種種誤解為主線,以編程實驗數(shù)據(jù)為基礎,用科學的方法闡述了極限編程的內涵,以解破幻象,還極限編程以真面目。全書分為三大部分,共10章。本書不僅對極限編程做了客觀而深刻的剖析,而且其實驗方法和分析方法具有極大的借鑒價值。作者通過融會各種學科的知識,旁征博引地對開發(fā)軟件開發(fā)方法和實踐進行了深入的研討,這是值得讀者精讀本書的另一大特色。本書適合各類軟件開發(fā)人員、編程愛好者和高等院校計算機相關專業(yè)的師生閱讀。

作者簡介

暫缺《超越傳統(tǒng)的軟件開發(fā):極限編程的幻象與真實》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一部分  旅程前的準備第1章  軟件和模型 21.1  冒險的成功 21.1.1  瀑布模型的特點 31.1.2  可接受的失敗 41.1.3  與工程項目的比較 51.1.4  項目失敗的實例 51.2  能力成熟度模型 71.2.1  第一級——初始級 81.2.2  第二級——可重復級 91.2.3  第三級——定義級 91.2.4  第四級——管理級 101.2.5  第五級——優(yōu)化級 111.2.6  關鍵過程域 111.3  即時上市 13達成即時上市的方法 151.4  足夠好的軟件 181.5  優(yōu)秀的程序員 201.5.1  程序員的差異 201.5.2  魔術數(shù)字28 211.5.3  真正的才能 231.6  編程心理學 231.6.1  不同的詮釋 241.6.2  編碼軟件項目 241.7  不要從經驗學習 251.7.1  信念 251.7.2  從經驗中學習 261.7.3  經驗與實驗 281.8  總結 28思考與練習 29參考文獻 32第2章  極限編程 352.1  極限編程的誕生 352.2  快速改變的軟件需求 372.3  角色 422.3.1  權利和責任 432.3.2  單元測試和驗收測試 452.3.3  客戶 452.3.4  程序員 462.4  價值 472.5  原則 482.6  活動 492.7  12個實踐 512.7.1  小版本 522.7.2  規(guī)劃游戲 532.7.3  現(xiàn)場客戶 542.7.4  隱喻 552.7.5  簡單設計 552.7.6  重構 562.7.7  測試驅動開發(fā) 572.7.8  持續(xù)集成 572.7.9  結對編程 582.7.10  代碼共有 592.7.11  編碼標準 602.7.12  每周40小時工作制 602.8  極限編程實踐的追溯 612.9  軟件過程改進 632.10  總結 66思考與練習 69參考文獻 72第3章  敏捷軟件開發(fā) 743.1  敏捷軟件開發(fā) 743.1.1  敏捷宣言 763.1.2  敏捷開發(fā)的原則 773.2  軟件方法 783.2.1  控制元素 783.2.2  方法的設計 793.2.3  輕量級和重量級方法 813.3  Scrum 823.3.1  橄欖球的團隊精神 833.3.2  簡史 833.3.3  Scrum的開發(fā)方式 843.3.4  Scrum實踐 853.4  極限編程和Scrum 883.4.1  極限編程和Scrum的比較 893.4.2  xP@Scrum 913.5  總結 92思考與練習 92參考文獻 93第二部分  幻象和真實第4章  結對編程 964.1  科學和藝術 964.1.1  結對編程的方法 964.1.2  經濟上的爭議 984.1.3  管理上的疑問 1004.2  無工資世界和真實世界 1014.2.1  無工資世界 1024.2.2  真實世界 1054.3  結對編程的效率 1054.3.1  Nosek的實驗 1054.3.2  Williams的實驗 1064.3.3  Nawrocki的實驗 1074.3.4  結對編程效率的矛盾 1094.4  結對編程的普查 1104.4.1  百分比分析 1104.4.2  比例問題 1134.4.3  開放式評論 1154.5  結對編程的擴展 1174.5.1  結對學習 1184.5.2  結對程序員的組合 1194.5.3  分布式結對編程 1214.5.4  三結編程 1234.6  總結 123思考與練習 124參考文獻 125第5章  群動力 1275.1  群體動力學與結對編程 1275.2  群體的特性 1285.2.1  互動 1295.2.2  結構 1295.2.3  凝聚力 1295.2.4  社會認同 1295.2.5  目標 1305.3  群體的生命周期 1315.4  群體動力學 1325.4.1  系統(tǒng)理論 1325.5  工作性質 1345.5.1  累積性工作 1365.5.2  補償性工作 1365.5.3  分離性工作 1375.5.4  聯(lián)合性工作 1385.5.5  自由決定性工作 1395.6  兩個腦袋 1395.7  群體生產力下降 1405.7.1  評價憂慮 1435.7.2  社會兩難 1435.7.3  生產力假象 1445.8  頭腦風暴 1445.9  總結 147思考與練習 148參考文獻 149第6章  重復編程 1516.1  結對編程的爭議 1516.1.1  不可重復的實驗 1516.1.2  三結編程、四結編程、五結編程,等等 1536.1.3  編程不是什么大不了的工作 1546.2  經濟和生產力 1556.3  重復編程 1566.3.1  重復的編寫程序 1586.3.2  效率差異 1606.3.3  挑戰(zhàn) 1636.3.4  一加一等于三 1646.3.5  三結編程的效率 1666.4  程序算法 1676.4.1  不想輸?shù)膶嶒?nbsp;1686.4.2  實驗結果 1696.5  生命游戲 1706.5.1  輪轉式的實驗 1706.5.2  先輸后贏的結果 1716.6  編程認知模型 1726.6.1  “定義” 1736.6.2  “表示” 1746.6.3  “模型” 1746.6.4  “模式” 1756.6.5  “算法” 1756.6.6  “編碼” 1756.6.7  認知模型的運用 1766.6.8  演繹和算法 1796.7  總結 180思考與練習 181參考文獻 184第7章  重構 1867.1  重做和重構 1867.1.1  優(yōu)化 1877.1.2  修改 1897.2  重構理論 1917.2.1  重構和極限編程 1937.2.2  可讀性和可維護性 1937.3  壞氣味 1957.3.1  重復 1967.3.2  過大 1967.3.3  功能 1967.3.4  依賴 1967.3.5  設計 1977.3.6  注釋 1977.4  重構技巧 1977.4.1  提取 1987.4.2  內聯(lián)化 1987.4.3  重命名 1997.4.4  移動 2007.4.5  替換算法 2017.5  總結 202思考與練習 203參考文獻 204第8章  測試驅動開發(fā) 2058.1  逆流瀑布 2058.1.1  設計-編碼-測試 2068.1.2  測試-編碼-設計 2078.2  測試和編碼 2088.2.1  測試 2098.2.2  編碼 2108.2.3  測試驅動開發(fā) 2118.2.4  測試驅動開發(fā)和其他極限編程實踐 2138.2.5  科學方法 2148.3  測試驅動開發(fā)的工具 2158.3.1  XUnit系列 2168.3.2  代碼覆蓋 2168.3.3  Jester 2178.3.4  模仿對象 2188.3.5  重構瀏覽器 2188.3.6  測試數(shù)據(jù) 2198.4  軟件缺陷評估 2198.4.1  傳統(tǒng)方法 2218.4.2  減少缺陷 2218.5  測試驅動開發(fā)在中國軟件業(yè)中的應用 2228.5.1  對缺乏經驗的編程組的TDD指引 2238.5.2  項目計劃 2238.5.3  項目進度跟蹤 2248.5.4  質量保證 2248.5.5  紀律 2258.5.6  回溯 2258.5.7  推銷員問題 2268.6  極限編程和測試驅動開發(fā) 2278.6.1  極限編程成熟度模型 2288.6.2  測試驅動開發(fā)演化模型 231總結 232思考與練習 233參考文獻 233第三部分  旅程結束,回到工作第9章  極限編程的實施 2369.1  環(huán)境和工序 2369.1.1  工效學 2379.1.2  每天的工作程序 2389.1.3  標準 2399.2  實施 2409.2.1  故事卡 2419.2.2  探棒 2439.2.3  故事的優(yōu)先次序 2449.2.4  分開故事 2449.2.5  選取結隊伙伴 2459.2.6  迭代 2469.2.7  編程 2479.2.8  集成 2479.3  模板應用實例 2489.3.1  迭代準備 2499.3.2  第一迭代 2519.3.3  第二迭代 2579.3.4  第三迭代和第一次發(fā)布 2609.4  總結 262參考文獻 263第10章  極限編程的評語 26410.1  不愉快的經驗 26410.1.1  假結對編程 26410.1.2  硬性極限編程 26510.1.3  夢想里的現(xiàn)場客戶 26610.1.4  曲解失敗為成功 26610.1.5  現(xiàn)實中的極限編程 26610.2  Humphrey的評語 26610.3  反極限編程 26910.3.1  大型軟件開發(fā) 26910.3.2  做和道 27010.3.3  小教派 27110.4  解破幻象 27310.4.1  格列佛游記 27410.4.2  主觀和客觀 27510.4.3  太極軟件開發(fā) 27610.5  總結 278思考與練習 279參考文獻 279附錄A  測試驅動開發(fā)的形式化描述 281附錄B  JUnit及BubbleSort實例 284附錄C  重構瀏覽器RefactorIT概覽 298附錄D  重構實例 304附錄E  Jester安裝和應用 314附錄F  Jcoverage安裝和應用 324附錄G  Jester和Jcoverage實例比較 328附錄H  參考答案 355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