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三國的近現代史》以中日韓三國為敘述對象,以現有研究為基礎,以三國普通讀者為閱讀對象,以淺顯流暢的文字盡可能全面地介紹中日韓三國在近代走過的歷程,對于三國歷史,尤其是中韓與日本之間侵略與反侵略的歷史進行了全面、客觀公正的介紹。本書前言序言從宇宙觀察我們的地球,那是一個藍色的美麗星球,是太陽系中惟一有生命存在的星球。在這個美麗的星球上,人們改造自然,創(chuàng)造了文明。而文字對于人類文明的發(fā)展起了巨大的作用。因為人的記憶力是有限的,前一時代獲得的知識,要靠文字傳給下一代,下一代加上新的知識后,繼續(xù)依靠文字向再下一代傳遞,于是新的知識不斷積累,文明獲得了發(fā)展。但是,前輩的經驗與教訓并不總是被人們重視,有時人們會把過去的記憶隱藏起來,讓那些記憶從記錄中消失得無影無蹤。許多人都有希望把不喜歡的事情忘掉的傾向,覺得那樣可以輕松地生活。但是要注意,忘記不喜歡的事情,并不絕對是好事。如果有的同學在上學的路上被街邊的石頭絆倒了,他只是想今天的運氣真不好,但是很快就忘記了的話,那么,在放學回來的路上,很有可能再次摔跤。記住過去的錯誤,可以不再犯同樣的錯誤,就會聰明一些。我們學習歷史,就是要記住過去的經驗與教訓,開辟未來。我們認為,這本敘述以中、日、韓三國為中心的東亞歷史的書,是一本開辟未來的教科書。由于發(fā)生了侵略與戰(zhàn)爭,由于對人權的壓抑,使19~20世紀東亞的歷史充滿了創(chuàng)傷。當然,東亞的過去也并不是一片漆黑。東亞有悠久的友好交流的傳統(tǒng),出現過許多為了光明的未來而跨越國境努力的人們。我們應當繼承過去時代的積極面,而徹底反省以前的錯誤。應當在我們美麗的地球上建設更加和平與光明的未來。為了和平與發(fā)展,我們通過學習東亞的歷史能夠得到什么樣的經驗與教訓?這就是我們編寫這本書的目的。還是讓我們一起來回顧歷史,面對未來吧。這本書是中國、日本與韓國的學者、教師與市民共同編寫的。在三年的編寫過程中,我們有過許多的意見分歧,但是通過對話與討論,逐漸達成了共有的歷史認識,以至現在能夠在中、日、韓三國同時出版這本書。我們共同覺得:中、日、韓三國在地理與歷史上有不可分割的密切關系,希望在越來越逼近的“地球村”時代,三國之間能夠對鄰國的歷史與相互的關系有正確的了解。本著這種愿望,我們編寫了這本書。其實,這也是我們這一代還不能徹底完成的課題,我們希望三國的青年人相互合作,共同努力,創(chuàng)造東亞未來的新篇章。由于是介紹中、日、韓三國近現代史的一本書,對任何一國的讀者來說,都可能會有陌生之處,甚至可能有不理解的地方,但是請大家不要灰心。只要我們懷著相互理解的愿望學習過去的歷史,東亞以及世界的未來就會越來越光明?!稏|亞三國的近現代史》共同編寫委員會2005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