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決策支持系統(tǒng)(DSS)理論·方法·案例》的第3版,它除了對本書第二版中DSS的理論與方法做了全面的闡述并修訂之外,重點論述了基于數據倉庫的決策支持系統(tǒng)和數據挖掘技術的有關理論、方法,并介紹了最新開發(fā)和研制的案例。全書共分15章,第1章主要介紹DSS的產生與發(fā)展,充分論述了DSS的理論基礎以及同相關學科的關系,還重點介紹了新一代DSS和基于數據倉庫的決策支持系統(tǒng)的發(fā)展狀況和最新研究動態(tài);第2和第3章闡述了DSS的基本概念和典型的DSS的構造及系統(tǒng)結構;第4~第7章主要介紹數據庫及其管理系統(tǒng)、數據開采技術、數據倉庫技術,以及數據倉庫的數據建模和元數據;第8章主要介紹DSS的重要組成部分——模型庫及其管理系統(tǒng);第9和第10章論述了知識發(fā)現方法和知識庫系統(tǒng);第11~第13章介紹了3個典型的DSS案例,即信用擔保決策支持系統(tǒng)、證券行業(yè)數據倉庫系統(tǒng)和數據挖掘應用案例;第14和第15章系統(tǒng)地介紹了PLATINUMTechnology數據倉庫和BusinessObjects決策支持系統(tǒng)工具的比較典型的數據倉庫范例。本書適用于高等院校的計算機應用、系統(tǒng)工程、經濟管理、自動控制等專業(yè)的研究生和高年級學生作為教材或教學參考書;也可以作為DSS研究與開發(fā)人員的研究參考書;還可以供不同層次的經濟與行政管理和企事業(yè)單位的有關領導、管理人員和科技人員使用。版權所有,翻印必究。本書前言前言決策支持系統(tǒng)(DSS)是信息系統(tǒng)研究的最新發(fā)展階段。自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MichaelS.ScottMorton和PeterG.W.Keen于20世紀70年代首次提出“DecisionSupportSystem”以來,在短短的20年里,各國學者對DSS的理論研究與開發(fā)應用進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目前,DSS已成為系統(tǒng)工程與計算機應用領域中的重要研究課題。但是,DSS的發(fā)展道路并不平坦,其中也有過低谷。DSS發(fā)展到今天,當我們從低谷走向高潮時,縱覽群學科的發(fā)展,才覺得DSS這門學科既有深刻的潛在意義,也有廣闊的發(fā)展前景。因為DSS是一個融計算機技術、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管理科學、決策科學、心理學、行為科學和組織理論等學科與技術于一體的技術集成系統(tǒng),由于這些學科的不斷發(fā)展,尤其是計算機技術和信息技術的巨大進步,可以預言,DSS作為新的交叉學科,將會隨著它們的迅速發(fā)展而產生突破性的進展。通過國內外學術界廣大專家、學者的不斷探索和研究,經過20多年的應用、發(fā)展和完善,DSS的概念內涵和理論基礎以及與其他相關技術的關系已經明朗并走向成熟。本書在此基礎上充分論述了DSS理論基礎的多學科綜合性和實際應用的工程特點,它包括信息論、計算機技術、管理科學(MS)和運籌學(OR)、信息經濟學、行為科學和人工智能等理論;并從理論上和實踐上闡明DSS與幾個重要的相關技術的關系;例如,DSS與MS和OR的關系;DSS與MIS(管理信息系統(tǒng))的關系;DSS與ES(專家系統(tǒng))的關系,等等。同時系統(tǒng)和科學地闡述決策支持系統(tǒng)的一些基本概念,例如DSS領域里的一些熱點問題:關于結構化、半結構化和非結構化問題;決策支持和DSS定義;DSS的構造和系統(tǒng)結構問題。本書吸收了國內外的最新觀點,并提出作者本人的獨到見解。本書以一節(jié)的篇幅概述了新一代DSS的發(fā)展狀況和最新研究動態(tài),這些新一代DSS是:群決策支持系統(tǒng)(GDSS);分布式決策支持系統(tǒng)(DDSS);智能決策支持系統(tǒng)(IDSS);決策支持中心;戰(zhàn)略決策支持系統(tǒng);I3DSS,等等。幾乎所有的DSS研究和開發(fā)都強調DSS對決策者的支持效用,其中最關鍵的部分就是人機界面的作用。有的人認為人機界面的設計是DSS成敗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書用一章的篇幅介紹人機界面。它從國內外DSS人機界面的研究現狀和所存在的問題出發(fā),介紹了人機界面的最新設計方法、交互形式、界面漢化等問題;并論述多媒體技術對DSS人機界面的支持,多媒體技術可以改變DSS與決策者的交互形式,使人機關系產生質的飛躍,特別是可視聽技術在DSS人機界面的開發(fā)與應用,將使DSS的研究登上新的高度,不過目前DSS在這方面的研究與應用尚屬少見。在數據庫及其管理系統(tǒng)一章充分表述DSS不同于MIS系統(tǒng)的特點。它要支持模型庫,并要和知識庫有機地結合起來;并介紹了多媒體數據庫,指出多媒體數據庫的關鍵技術所在。這些技術主要包括:多媒體信息的檢索與查詢及其他處理;多媒體信息的再現及良好的用戶界面;數據的存儲管理與壓縮/解壓縮技術;分布式環(huán)境與并行處理等;并對語義數據模型和面向對象的數據模型進行了概括的論述??傊嗝襟w數據庫的引入將使DSS發(fā)生劃時代的變化。模型庫及其管理系統(tǒng)是DSS發(fā)展的關鍵技術,首先要開發(fā)面對用戶的模型體系,可以將若干模型或模型部件有機地結合起來,更方便地建造新模型或模型部件,解釋模型輸出等。然后介紹模型生成技術;模型管理的人工智能方法;模型管理和數據管理相結合的第四代模型管理系統(tǒng)的結構。并介紹了作者在開發(fā)DSS所采用的基于人工神經網絡的非線性預測模型的研究成果。本成果提出了基于神經網絡的非線性預測模型的若干技術處理方法,實現了加快網絡收斂速度和提高模型預測精度的目的,并就非等權移動平均模型和非線性回歸模型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前者提出了基于神經網絡的權值和變量個數的確定方法,后者提出了基于神經網絡的非線性回歸模型及學習算法。仿真實驗表明具有較高的適應能力和預測精度。本書的另一特色就是引入了3個比較典型的DSS開發(fā)應用案例,它們都是近幾年國內有關專家和作者本人的研究成果,基本上反映了我國20世紀90年代初DSS的開發(fā)與應用狀況?!稕Q策支持系統(tǒng)(DSS)——理論·方法·案例》這本專著在許多著名科學家的積極支持下,終于與讀者見面了。在本書出版的過程中,在國內外享有盛譽的著名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張鐘俊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系統(tǒng)科學研究所許國志研究員,我國著名經濟學家、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顧問馬賓研究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航天部710所副所長于景元研究員,中國科學院系統(tǒng)科學研究所朱廣田研究員等給予了大力支持和熱情的幫助,為本書的出版提出了許多寶貴意見。在此同時,本書又獲得了清華大學出版社和廣西科技出版社計算機學術著作出版基金專家委員會的肯定,使之列入該基金資助出版的專著。本書的正式出版使我感到非常欣慰,非常高興,我沒有辜負上述這些科學家在科學研究和學術活動中對我的有力支持和熱切期望,在此我對他們表示由衷的感謝。本書的問世,不僅僅是作者本人的努力結果,而且還凝結了許多人的心血,在熱情指導和幫助過我的老師、學生、朋友中間應該特別提到劉傳棟和陳林龍二位博士,他們的出色工作為本書增色不少,借此機會,我向他們致以衷心的感謝和最良好的祝愿。由于作者水平有限,書中錯誤或不妥之處在所難免,誠懇希望同行和讀者們批評指正。高洪深1995年11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