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文化世界各國文化著作權法(2004年第13版)

著作權法(2004年第13版)

著作權法(2004年第13版)

定 價:¥42.00

作 者: (德)M·雷炳德(Manfred Rehbinder)著;張恩民譯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叢編項: 德國法學教科書譯叢
標 簽: 法理學

ISBN: 9787503652608 出版時間: 2005-01-01 包裝: 膠版紙
開本: 21cm 頁數(shù): 763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本書中,我們將全面了解德國現(xiàn)行著作權法的理論和最新發(fā)展。本書在德國著作權方面人們提供了淵博的知識。在書中特別明顯地體現(xiàn)了作者在法學社會學角度分析著作權法的造詣。中國在立法、司法實踐以及學界研究中遇到的許多難題,德國人也遇到過,由于與大陸法系更緊密的淵源關系,相信這本書所提出的觀點、所介紹的德國立法技術乃至德國法學研究法學的方法論都會對我們大有益處。<

作者簡介

  曼弗里特·雷炳德,法學博士,德國弗萊堡大學教授、瑞士蘇稱世大學教授。1935年于德國柏林,先后在柏林自由大學、科隆大學攻讀法學、社會學。1961年獲柏林自由大學法學博士學位,1968年在柏林自由大學獲得法社會學、商法學、勞動法學教授資格。曾先后擔任弗萊堡、安卡拉以及京都大學客座教授。1973-2002年擔任瑞士蘇黎世大學勞動法、無形財產(chǎn)權法、媒體法以及法社會學教授,1974年起擔任弗萊堡大學名譽教授,并兼任蘇稱世大學以及圣加侖大學講座教授等教職。此外,雷炳德教授還曾擔任慕尼黑著作權法暨媒體法研究所所長以及蘇黎世歐洲法心理學研究所高級理事等職務。主要著作:《法學導論》、《著作權法》、《瑞士勞動法》、《伯爾尼勞動合同法釋義大全》。主編叢書:《瑞士勞動法學叢書》、《媒體法暨無形財產(chǎn)權法叢書》、《著作權法與媒體法檔案》雜志以及《著作權法與媒體法檔案》叢書。此外,雷炳德教授還在德國、瑞士以及各種國際刊物上發(fā)表論文數(shù)百篇。張恩民,男,1973年6月生,山東巨野人。1995年畢業(yè)于上海華東政法學院,獲法學學士學位。同年被分配到濟南鐵路公安局工作。1998年取得律師資格。1999年底自費赴德國留學,后獲慕尼黑大學法學碩士學位。目前,譯者正在慕尼黑大學攻讀法學博士學位,為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獎學金獲得者,此外,譯者還兼任德國導報中國法律專欄編輯。

圖書目錄

德國法學教科書譯叢總序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中文版序言
中文版序言(德文原文)
德文第13版前言
縮寫說明
導讀 論現(xiàn)代著作權法的十大基本問題
第一編 概述
第一章 著作權法的意義
第二章 著作權法的淵源以及文獻
第三章 著作權法與著作權法理論的發(fā)展史
第四章 國際著作權法的發(fā)展及其對德國著作權法的影響
第五章 智力創(chuàng)作成果
第六章 作品與相關勞動投入
第七章 智力創(chuàng)作領域的利益狀況以及智力創(chuàng)作成果壟斷權的合法化
第八章 著作權的基本思想
第九章 法律體系中的著作權法
第十章 憲法對智力創(chuàng)作成果的保護
第二編 作品
第十一章 法律定義
第十二章 語言作品(包括計算機程序)
第十三章 聲音作品與運動作品
第十四章 美術作品與科學、技術類的表述
第十五章 攝影、電影與電視作品
第十六章 演繹作品
第十七章 匯編作品(特別是數(shù)據(jù)庫作品)
第十八章 多媒體作品
第三編 作品歸屬
第十九章 作者
第二十章 合作作者
第二十一章 將作者聯(lián)系在一起的作品
第二十二章 電影與電視作品的歸屬
第二十三章 作品歸屬的推定
第四編 著作權的內容
第五編 著作權的限制
第六編 著作權的權利流轉
第七編 作品的利用
第八編 鄰接權
第九編 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法
第十編 著作權與鄰接權的法律保護
第十一編 國際著作權法(著作權沖突法)
附錄一:法條索引
附錄二:中外關鍵詞對照索引
附錄三:德國著作權法與鄰接權法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