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金銀玻璃琺瑯器分為金銀器三卷、玻璃器一卷、琺瑯器二卷共六冊。選錄之器物均為各時代精品。除器物本身的藝術價值外,兼顧其歷史藝術及考古價值。每集內容分三個部份:一為專論,二為彩圖,三為彩圖說明。收錄西周~清(公元前11世紀~公元1911年)322件組玻璃器。玻璃器古稱《流璃》《陸離》《琉璃》《頗黎》或《料器》。在中國三千年的玻璃歷史旨在燒造《藥玉》以溫潤美玉為其最高的追求及審美標準,這種著力在仿玉的古玻璃貫穿于中國玻璃史之始終,這也是中國玻璃的配方、工藝及其審美上特色所在,務必達到《真玉》的水平,至于其質地的強度與韌度、色彩則無關緊要,祇要類似玉便達目的。至于來自西方的蜻蜓眼玻璃珠、古羅馬玻璃、月氏玻璃、古波斯玻璃、伊斯蘭玻璃及歐洲玻璃的輸入,對于古玻璃發(fā)展史更是不能忽略其所造成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