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清代十二位后妃的命運為切入點,揭示她們的遭遇及其在歷史進程中所起的直接或間接的作用。她們對王朝興衰、政治風波、權力之爭的感悟,絕大多數是通過自身的境遇來品味,或者是從子女以及骨肉至寧的生死榮辱來解讀。家是她們觀察社會、體會興衰的窗口,也是她們展現(xiàn)自身價值的舞臺。本書所選擇的十二位后妃除了同清王朝的興衰緊密相連的孝莊皇太后與慈禧外,還描術了在努爾哈赤興邦建國期間留下足跡的大妃烏拉那拉氏既具傳奇又頗為慘烈的一生;順治孝獻皇后董顎氏神秘的經歷以及她同皇帝的生死之戀;而被康熙末年的儲位之爭的政治風云所籠罩、姜苦不堪的康熙德妃烏雅氏以及在雍正即位前后被卷入政壇漩渦的年貴妃的遭遇則向人們揭示在在最高權力更迭之際妃嬪們難以擺脫的痛苦;而在太平盛世之下,因不堪冷落而抗爭的乾隆繼后烏拉那拉氏,在死后都得不到寬容的遭遇;當紫禁城中都發(fā)生喋血之戰(zhàn)的時候,中衰之象已經深深嵌入嘉慶皇后鈕祜祿氏的腦海中;至既經歷鴉片戰(zhàn)爭外部刺激又不能幫助皇帝擇立一個合適繼承人的道光靜妃,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一代不如一代的因襲;因有維新思想被扼殺的光緒珍妃與惟慈禧之命是聽的光緒皇后,最終都成為晚清政壇上的犧牲品——一個喪了性命,一個當了亡國太后……這些接近權力極限的女性,在情感世界、家庭生活中都是極不正常的,在高處不勝寒的同時,就是如臨深淵的惶恐,被皇家禮法扭曲的心靈使得她們對痛苦既敏感又近乎麻木,在七情六欲與森嚴等級,骨肉親情與政壇風波的沖突中去尋求平衡,因而也就譜寫出一幕幕迥然有別的不同人生歸宿——或凄苦酸楚,或纏綿悱惻,或扼腕而嘆,或知足常樂,或蕩氣回腸,或遺恨塵寰,或罄竹難書……本書以清實錄,清代檔案,清人筆記筆史料為依據,聚焦于宮闈深處,以一些具有鮮明特色的后妃作為描述的重點,在展現(xiàn)她們個人悲歡的過程中揭示婚姻與興衰的關系。人們常說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其實真到了關鍵的時刻,匹婦也未必能脫身,更何況那些接近權力巔峰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