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書于十四世紀初葉的《水滸傳》,是中國古典白話長篇小說的奠基名著,也是文學史上首部以一群小人物為主角的長篇章回小說。明代富有創(chuàng)見的學者李贄,將它與《吏記》、杜詩等并稱為宇宙內“五大部文章”。清代很有個性的作家金圣嘆,將它與《離騷》、《莊子》等合稱為“六才子書”。國外學者則將它與《三國演義》、《金瓶梅》、《紅樓夢》贊為中國小說“四大奇書”?!端疂G傳》以高度的藝術表現(xiàn)力,生動的文學語言,展開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故事情節(jié),塑造了眾多既饒傳奇色彩,又真實可感的人物形象,尤善將備人的個性特點,把握得恰如其分。金圣嘆對此贊賞不已:“((水滸傳》一個人出來,分明便是一篇列傳”;“不說鬼神怪異之事,是他氣力過人處?!段饔斡洝访康脚粊頃r,便是南海觀音救了”;“獨有《水滸傳》,只是看不厭,無非為他把一百八個人性格,都寫出來”,“一樣人,便還他一樣說話,真是奇絕!”(《讀第五才子書法》)《水滸傳》中豐富的文學藝術形象,也激發(fā)了A多畫家的刨作靈感和沖動,明清兩代,就已出現(xiàn)了可觀的插圖版本。這些插圖,或依回目,或據情節(jié),猶如連環(huán)畫。此外還有杜堇、陳洪綬(老蓮)畫的水滸人物像。上述這些畫作,現(xiàn)所能見的,皆為木刻版畫形式,大凡構圖簡約樸實,其中陳老蓮水滸葉子四十圖,猶為今人熟知。繪畫水滸的當代畫家不乏好手,而最負盛名,有至高成就的,莫過于戴敦邦先生。上世紀五十年代末,他創(chuàng)作的連環(huán)畫《三打祝家莊》一炮打響,令同仁前輩感嘆“后生可畏”。此后,他陸續(xù)為多種版本((水滸傳》配繪插圖、封面,創(chuàng)作水滸人物,令海內外讀者擊節(jié)嘆賞。一九九四年歲末,他應邀擔任大型電視連續(xù)劇《水滸傳》的人物造型總設計,用兩年時rq,完成了一百八十四幅水滸人物造型。該劇總制片任大惠、制片主任張紀中深情地說:“當這些作品掛在墻上讓劇組主創(chuàng)人員觀看時,大家無不為之嘆服。畫像中所傳達的那種人物性格準確的神情,為導演組選演員提供了最生動的寫照。戴老的神來之筆,也給服裝設計、化妝設計提供了依據。甚至演員的表演也是抓住戴老筆下人物瞬間的準確神情,以此為突破,進入角色的創(chuàng)作。時光會流逝,戴老的藝術是永恒的?!背尸F(xiàn)在讀者面前的這部《戴敦邦新繪水滸傳》,是他的又一杰作。新世紀初開筆,今歲大功告成。畫集含兩部分:其一是以通行的七十回本《水滸傳》為文學底本,取每回主旨創(chuàng)繪兩幅,計一百四十二幅(含“楔子”兩幅);其二是一百零八幀梁山好漢藝術造像。全為近二三年來新創(chuàng)作,歷年陳稿慨不移用。據我所知,如此規(guī)模的國畫《水滸》大型畫集的問世,是出版史上第一次。戴先生以其精湛絕倫的國畫彩繪語言,完整演繹《水滸傳》,叉在繪畫史上鐫刻了前所未有的一頁,值得慶賀。整部畫集,充滿生命活力,洋溢陽剛之氣,既恰切傳示出文學原著的精神內涵,又體現(xiàn)了畫家對原著的獨特理解。一幅幅畫,宛如一首首詩,格高韻遠,含蘊無盡。其結構布局,充實自然,虛實變化,生動有致。表現(xiàn)故事情節(jié),渲染背景氣氛,無不理到,氣到,趣到,境顯意深,吸引讀者倘佯其問??坍嫺魃宋铮煌矸菰怆H,不同性格心緒,無不神情畢肖,活靈活現(xiàn)而絕不相淆,讀者仿佛聞其聲,晤其人,可與久久對話交流。作品還有意通過相關的景物細節(jié)、人物舉止,以可感可觸的藝術形象,再現(xiàn)彼時社會生活。諸如人文禮儀、冠服制度、世態(tài)情偽、城鄉(xiāng)習尚、節(jié)令風俗、三教九流、江湖行徑,乃至宴集光景、茶坊酒樓、官廨寺觀、勾欄戲臺、舟車轎馬、旌旆旗幡、桌椅擺設……盡皆浸染了歷史風霜,使作品益顯厚重。我想,說到古人水滸畫,自然不會忘卻陳老蓮;而論及今人畫水滸,無疑會首先想到戴敦邦。人物畫,是古代國畫創(chuàng)作中的一個弱項。戴先生以其充盈靈性的巨掾,融會古今,獨運機杼,創(chuàng)造出如此豐富而形神兼?zhèn)洹㈨嵨队七h的水滸人物形象,不僅遠超前賢,更是賦予國畫人物這一藝術品種在新時代的勃郁生機,再次顯示出這一闊步發(fā)展了的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藝術的無限審美價值。新世紀初,我曾為《戴敦邦新繪全本紅樓夢》(按:此畫集獲第十三屆中國圖書獎、首屆全國優(yōu)秀藝術圖書獎)發(fā)行事,在北京先后拜訪了華君武、蔡若虹、丁聰諸先生。這幾位畫壇耆宿,皆對戴畫贊賞有加。早在一九九八年,《戴敦邦古典文學名著畫集》出版時,華老就評說.“這是一本近時難得的好畫冊,畫歷史人物有新意,不落俗套,形象豐富,形式美,意境深,令人愛不釋手。戴敦邦是當代有數的連環(huán)畫家。魯迅曾預言連環(huán)畫要出大畫家,我看戴敦邦就是其中的一個?!倍÷斚壬溃骸按鞫匕钍俏粯O為刻苦的畫家,他作畫的范圍,也許無人能與之比擬。他筆下的人物有時代感,對文史作品的理解也很深刻,如紅樓人物的細膩,水滸人物的粗獷……昕以一畫出來就會被讀者認同,無論對內行還是一般讀者,都非常有感染力,值得再看,三看?!闭\然,正由于戴先生對藝術的不懈追求,而使他繪畫藝術造詣臻于化境,成為中國畫壇獨樹一幟的卓然大家。我有幸在退休前的數年問,連續(xù)編輯了戴先生的四部大型國畫集(除了上述三部,還有一部是《戴敦邦道教人物畫集》)。戴先生執(zhí)意要我撰寫前言,我只能從編輯和讀者角度,約略說些印象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