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哲學》是“一部有關藝術,歷史及人類文化的巨著”,“采用的不是一般教科書的形式,而是以淵博精深之見解指出藝術發(fā)展的主要潮流。”丹納主張研究學問,應“從事實出發(fā),不從主義出發(fā);不是提出家訓而是探求規(guī)律,證明規(guī)律”。他認為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性質面貌都取決于種族、環(huán)境、時代三大因素。從這原則出發(fā),闡揚了意大利、尼德蘭和古希臘的藝術流派。最后一編“藝術中的理想”,為丹納的美學。全書不但條分縷析,明白曉暢,而且富有熱情,充滿形象,色彩富麗,絕無一般理論文章的枯索沉悶之弊。在人類生活體系中,藝術居于十分重要的位置,無法設想一個沒有藝術的人類世界會是什么樣子。但是,藝術又是神秘的,它始終抵御對它的理論的解釋和法則的規(guī)定,它使歷史上的種種美學一再陷入困境。本書主張由美學向藝術哲學進展,圍繞藝術作品的“作品存在”這一核心問題,重新思考藝術與人類生活的本質關聯(lián);反對把藝術看成是伴隨人類現(xiàn)實生活的裝飾物、娛樂品,或實現(xiàn)其他社會價值的工具。本書的基本觀點是: 藝術的事業(yè)是真理的事業(yè)。本書作為對藝術的哲學思考,討論了藝術的六個方面的基本問題。它們是: 藝術與真理的關系、藝術作品的存在方式、審美意象的基本類型、藝術家和藝術作品的創(chuàng)造、藝術作品的接受、五大類藝術的感知特性。這六個方面的討論,大體構成了藝術哲學探討的基本領域。藝術哲學是一個民族的美育的思想基礎,也是展開有價值的藝術批評的重要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