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接傳統(tǒng)
——為國際詩人筆會而作
回答普美子的二十五個詩學問題
字思維與中國現(xiàn)代詩學
論漢字所表征的思維方式及其“詩性智慧”
——兼論漢語的現(xiàn)代轉型
字思維是基于字象的詩性思維
字思維、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性
新詩文本細讀
在記憶與表象之間
——《瓊斯敦》解讀
精神的敘事
——讀《祖國之書,或其他》
紀念郭沫若誕生110周年
論郭沫若早期心靈詩學
若干郭沫若詩歌的寫作背景
羅洛研究
為現(xiàn)實主義申辯,為偉大時代謳歌
——詩人羅洛的詩歌理論建樹和詩歌創(chuàng)作實踐
羅洛詩論述評
羅洛詩歌論
譯詩的原則和深不見底的貯藏
葉維廉研究
葉維廉詩掠影
葉維廉詩學術語輯釋
出站入站:錯位、郁結、文化爭戰(zhàn)
——我在五六十年代的詩思
關于楊煉
楊煉詩歌中的主觀性
冥思板塊的移動
——楊煉、葉輝對談錄
詩,自我懷疑的形式
結識一位詩人
“寫給世界的一封情書”
《野葵花》點評
《短句》點評
只碎片
姿態(tài)與尺度
大平原的呼吸
——劉松林鄉(xiāng)詩印象
如何置身于潮流之外
——評鄧萬鵬的詩歌
疼痛之詩
——為詩人林柏松而作
面具背后的歷史之光
——森子90年代詩歌探析
詩人談詩
詩論家研究
詩歌理論著作評介
詩壇動態(tài)
外國詩論譯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