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工業(yè)技術機械、儀表工業(yè)現(xiàn)代機構手冊:選例·構型·設計

現(xiàn)代機構手冊:選例·構型·設計

現(xiàn)代機構手冊:選例·構型·設計

定 價:¥63.00

作 者: 孟憲源主編
出版社: 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機構學

ISBN: 9787111038061 出版時間: 1995-03-01 包裝: 精裝
開本: 20cm 頁數(shù): 862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本書是以編著者長期以來對機構研究設計和應用實踐方面的經驗為基礎,廣泛吸收國內外技術精萃,獨具匠心地從應用角度編著的一部有關現(xiàn)代機構實用設計方面的大全。全書體系新穎、內容豐實、圖文并茂、“雅俗共賞”,是發(fā)明創(chuàng)造、產品設計、裝備改造以及生產操作機械化、自動化的作業(yè)活動中實用便查的專業(yè)工具書。全書共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重點突出了實際工作所需的機構類型特征分析、機構簡圖識別和繪制以及機構創(chuàng)新構型的內容,勾劃出從功能和運動要求到機構運動簡圖制定的全過程;第二部分,薈集了在各工業(yè)部門現(xiàn)代機器、設備(裝置)和儀器中應用的機構實例(簡圖、軸測圖或構造示意圖)4816個,并完全按照功能用途和運動特征進行分類編排;第三部分,編制了大量設計(計算)所需的數(shù)表、線圖和圖譜,為實際工作提供了簡便可行的設計(計算)方法。本書可供科研設計單位、生產廠礦、地方和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廣大技術人員、工人在設計制造、技術革新、創(chuàng)造發(fā)明以及改善維修中查閱使用;對高等、中等工科院校有關專業(yè)的教師和學生聯(lián)系實際、開拓視野、啟迪思維、激發(fā)創(chuàng)新也有很好參考價值。

作者簡介

暫缺《現(xiàn)代機構手冊:選例·構型·設計》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目 錄
    上 冊
   第1章 機構的識別與構型
    1 機構的構造、功能和結構分類
    1.1狹義機構和廣義機構
    1.2機構的構造分類
    1.3機構的功能分類
    1.3.1按運動形態(tài)表達的功能
    1.3.2按作業(yè)方式表達的功能
    1.4機構的結構分類
    1.4.1按桿組分類
    1.4.2按構件數(shù)分類
    1.4.3按機構的組合方式分類
    2怎樣識別機構的組成
    2.1機構的圖示方法
    2.1.1機構運動簡圖
    2.1.2機構構造示意圖或半構造示意圖
    2.1.3機構軸測構造示意圖
    2.1.4機構軸測簡圖
    2.2機構簡圖的圖示符號
    2.3機構運動簡圖的繪制及識別
    2.3.1機構運動簡圖繪制的步驟和方法
    2.3.2機構運動簡圖的識別
    2.4機構運動簡圖的作用
    3 怎樣分析機構的特性
    3.1機構的特性參數(shù)
    3.2運動特性分析示例
    3.2.1用圖解法分析機構運動特性
    3.2.2用解析法分析機構運動特性
    3.2.3用機構運動線圖反映機構運動特性
    3.3 靜力和動力特性分析示例
    3.3.1機構力分析方法及示例
    3.3.2壓力角與傳動角
    3.3.3機械效益
    3.3.4機械效率
    3.3.5振動力和振動力矩
    3.4振動特性分析示例
    4 怎樣構造機構的類型
    4.1從機構用途和功能要求確定機構方案
    4.1.1確定機構的功能原理
    4.1.2確定機構的運動方式
    4.1.3確定機構具體構成的途徑
    4.2機構變異法(一)——同性異形法
    4.3機構變異法(二)
    4.3.1運動副分段離合
    4.3.2運動副位置的特殊安排
    4.3.3運動副尺寸變化和類型的變換
    4.3.4變更機架
    4.3.5增加輔助構件
    4.4再生運動鏈法
    4.4.1機構構型流程和一般化原則
    4.4.2連桿類配
    4.4.3組合運動鏈
    4.4.4鉸鏈夾緊機構(擺動液壓缸六桿機構)創(chuàng)新設計〔示例1〕
    4.4.5織機開口機構(凸輪連桿機構)創(chuàng)新設計〔示例2〕
    4.5機構組合法
    4.5.1機構時序式組合及機構運動循環(huán)圖
    4.5.2機構并接式組合
    4.5.3機構串接式組合
    4.5.4機構回接式組合
    4.5.5機構疊接式組合
    5 怎樣確定機構的尺度
    5.1機構尺度綜合方法及其特點
    5.2用圖解法確定平面四桿機構尺寸參數(shù)
   示例
    5.2.1給定連桿位置設計鉸鏈四桿機構
    5.2.2給定兩連架桿對應位移設計鉸鏈四桿機構
    5.2.3給定連桿上點的軌跡設計鉸鏈四桿機構
    5.2.4其它命題的連桿機構設計
    5.3用圖解法確定凸輪機構尺寸參數(shù)示例
    5.4用解析法確定平面四桿機構尺寸參數(shù)示例
    5.4.1鉸鏈四桿機構的位置方程及其解法
    5.4.2給定連桿位置設計鉸鏈四桿機構
    5.4.3給定軌跡上五點Ci(xi,yi)及主動(或從動)連架桿相應位置γ0+△γii=0、1、2、3、4, △γ0=0求鉸鏈四桿機構
    5.4.4實現(xiàn)給定兩連架桿對應位置的鉸鏈四桿機構
    5.4.5實現(xiàn)給定軌跡的鉸鏈四桿機構
    5.5用解析法確定凸輪廓線示例
    5.5.1對心滾子直動從動件盤形凸輪機構
    5.5.2偏置滾子直動從動件盤形凸輪機構
    5.5.3平底直動從動件盤形凸輪機構
    5.5.4滾子擺動從動件盤形凸輪機構
    5.5.5滾子擺動從動件圓柱槽凸輪機構
    5.6樣板試湊法
    5.7圖譜圖表法
    5.7.1取相對于主動件或機架長度的比
    5.7.2取相對主動件長度比的倒數(shù)
    5.7.3取構件原長與四桿平均長的比
    6 按優(yōu)化法改善機構性能參數(shù)
    6.1機構的優(yōu)化目標及約束條件
    6.1.1最優(yōu)化問題的表述
    6.1.2機構的優(yōu)化目標
    6.1.3機構優(yōu)化的約束條件
    6.2機構優(yōu)化步驟示例
    6.2.1兩套四桿機構串接實現(xiàn)從動桿較長時間停歇問題的優(yōu)化〔示例15〕
    6.2.2注塑機曲肘合模機構動力綜合的優(yōu)化〔示例16〕
    6.3機構優(yōu)化時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基本讀物與有關參考文獻
   第2章 機 構 要 素
    1 運動副(1~15)
    2 軸連接(16~31)
   第3章 勻速連續(xù)轉動機構(一)——定速比機構
    1 連桿機構
    1.1導桿機構(32~38)
    1.2平行四邊形機構(39~55)
    1.3空間機構(56~63)
    1.4組合機構(64~66)
    2 定軸齒輪和摩擦輪機構
    2.1一般齒輪機構(67~96)
    2.2特殊功用齒輪機構(97~102)
    2.3摩擦輪機構(103~109)
    3 行星和差動輪系
    3.1行星輪系(110~145)
    3.2差動輪系(146~176)
    4 諧波傳動機構
    4.1凸輪波發(fā)生器諧波傳動(177~187)
    4.2滾輪和行星鋼球式波發(fā)生器諧波傳動(188~191)
    4.3圓盤式波發(fā)生器諧波傳動(192~199)
    4.4特殊功能的諧波傳動(200~203)
    5帶傳動機構
    5.1平行軸傳動(204~225)
    5.2交叉軸傳動(226~233)
   第4章 勻速連續(xù)轉動機構(二)——變速機構
    1有級變速機構
    1.1普通齒輪機構(234~265)
    1.2行星和差動機構(266~274)
    2剛性摩擦輪無級變速機構
    2.1直接接觸式(275~293)
    2.2間接接觸式(294~310)
    2.3行星式(311~318)
    3 撓性件無級變速機構
    3.1帶式無級變速機構(319~327)
    3.2鏈式無級變速機構(328~332)
    4 脈動式及其它無級變速機構
    4.1脈動式無級變速機構(333~338)
    4.2其它型式無級變速機構(339~351)
   第5章 非勻速轉動機構
    1連桿機構 (352~416)
    2撓性件機構(417~423)
    3非圓瞬心線及齒輪機構(424~465)
    4組合機構
    4.1凸輪連桿機構(466~468)
    4.2凸輪齒輪機構(469~475)
    4.3連桿摩擦輪機構(476~477)
    4.4連桿齒輪機構(478~494)
    4.5連桿棘輪機構(495~501)
   第6章 往復移動機構(一)
    1一般用途往復移動機構
    1.1常用平面機構(502~578)
    1.2有簡諧運動特性機構(579~602)
    1.3楔塊機構(608~617)
    1.4空間凸輪等機構(618~642)
    2升降、鍛壓等特定用途往復移動機構
    2.1升降機構(643~656)
    2.2壓 切機構(657~705)
    2.3活塞式發(fā)動機機構(706~724)
    2.4斜盤機構(725~736)
    2.5配氣機構(737~744)
    2.6其它用途機構(745~765)往復移動機構(二)—— 有特殊運動要求
    1 勻速(或近似勻速)往復運動
    1.1勻速運動(766~814)
    1.2近似勻速運動(815~831)
    2 有急回特性(832~851)
    3 行程增大和微動增力
    3.1行程增大(852~877)
    3.2微動增力(878~885)
    4 行程可調 (886~947)
    5 有復雜運動特性要求
    5.1主動件一周從動件往復多次或運動特殊(948~957)
    5.2從動件始末位置、動程周期性變化(958~967)
    5.3能實現(xiàn)任意運動規(guī)律要求(968~983)
    5.4有加速度、受力及其它要求(984~1003)
   第8章 往復 擺動機 構
    1實現(xiàn)給定位置往復擺動機構
    1.1輸入件轉動(1004~1068)
    1.2輸入件往復運動(1069~1124)
    2實現(xiàn)給定運動規(guī)律往復擺動機構
    2.1簡單機構(1125~1160)
    2.2組合機構(1161~1183)
    2.3車輛轉向機構(1184~1189)
    3 一側為死點位置(飛機起落架)(1190~1221)
    4 大行程的往復擺動機構
    4.1用撓性傳動實現(xiàn)(1222~1255)
    4.2用組合機構實現(xiàn)(1256~1274)
    5行程可調的往復擺動機構
    5.1調節(jié)運動件長度(1275~1290)
    5.2調節(jié)機架尺寸或位置(1291~1309)
    5.3其它方法(1310~1315)
   第9章 間 歇轉動機構
    1常用間歇轉動機構
    1.1輸入為轉動(1316~1398)
    1.2輸入為擺動(1399~1422)
    1.3輸入為直線移動(1423~1438)
    2 分度機構
    2.1分度定位機構(1439~1471)
    2.2機床工作臺分度定位(1472~1508)
    2 .3有特殊要求分度定位(1509~1520)
    3 有瞬時停歇特性等各種特殊要求機構
    3.1有瞬時停歇特性(1521~1526)
    3.2有可調特性(1527~1544)
    3.3防止逆轉(1545~1564)
    3.4有不同停歇周期及其他各種特殊要求(1565~1598)
   第10章 間 歇擺動機構
    1單側停歇(1599~1620)
    2雙側停歇(1621~1642)
    3中間停歇(1643~1659)
   第11章 間 歇移動機 構
    1單側停歇(1660~1684)
    2雙側停歇(1685~1713)
    3步進移動(1714~1747)
    4中途停歇(1748~1751)
   第12章 構件有軌跡和位置要求(剛體導引)機構
    1沿直線和近似直線平移(1752~1775)
    2沿曲線軌跡平移(1776~1791)
    3有多個位置要求(1792~1811)
   第13章 點 軌跡機 構
    1復雜形狀軌跡(1812~1878)
    2圓及橢圓軌跡(1879~1894)
    3D形和方形軌跡(電影機械抓片機構)(1895~1938)
    4近似直線軌跡(1939~1991)
    5精確直線軌跡(1992~2021)
    6縮放儀和仿形裝置及繪制等軸測投影(2022~2067)
    7一種軌跡變換(反演)為另一種軌跡(2068~2090)
   第14章 運動復 合 機 構
    1一般平面運動復合
    1.1合成動作(2091~2095)
    1.2平面平動(2096~2105)
    1.3又轉又移(2106~2116)
    1.4送布機構(2117~2135)
    1.5其它平面運動(2136~2155)
    2行星平面運動復合
    2.1自轉軌跡為圓軌跡(2156~2177)
    2.2自轉軸線為非圓軌跡(2178~2194)
    3平面運動復合履帶機構(2195~2304)
    4 空間運動復合
    4.1螺旋運動(2305~2348)
    4.2行星運動(2349~2359)
    4.3實現(xiàn)一定軌跡或規(guī)律(2360~2369)
   第15章 數(shù)學運算和繪制數(shù)學曲線機構
    1四則運算機構
    1.1算術和矢量加法運算(2370~2392)
    1.2乘法運算(2393~2415)
    1.3平方運算(2416~2419)
    1.4乘方運算(2420~2423)
    2 初等函數(shù)運算機構
    2.1三角函數(shù)運算(2424~2447)
    2.2指數(shù)對數(shù)運算(2448~2453)
    2.3解線性方程組和再現(xiàn)二元函數(shù)機構(2454~2459)
    2.4坐標變換(2460~2477)
    3 求積儀
    3.1面積儀(2478~2512)
    3.2諧波分析儀(2513~2515)
    4繪制拋物線(2516~2551)
    5繪制橢圓(2552~2599)
    6繪制雙曲線(2600~2639)
    7繪制三次曲線
    7.1環(huán)索線(2640~2645)
    7.2蔓葉線(2646~2660)
    7.3笛卡兒葉形線(2661)
    7.4箕舌線(2662~2664)
    7.5馬克勞林三等分線等曲線(2665~2669)
    8 繪制四次曲線
    8.1心臟線(2670~2678)
    8.2直葉線(2679~2682)
    8.3卵形線(2683~2687)
    8.4玫瑰線(2688~2690)
    8.5雙紐線(2691~2693)
    8.6蝸線(2694~2695)
    8.7蚌線(2696~2700)
    8.8“K”形曲線(2701~2711)
    9 繪制旋輪線等特殊曲線
    9.1旋輪線(2712~2714)
    9.2螺線等(2715~2721)
    10圓錐截線變換為其它曲線機構
    10.1圓錐截線規(guī)(2722~2732)
    10.2 圓變換為其它曲線(2733~2742)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