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錄
融匯與創(chuàng)新(代序)
第一章 注釋學概說
(一)注釋的含義
(二)注釋的產生
(三)注釋與注釋學
(四)注釋學與訓詁學
(五)注釋學的功用
第二章 注釋的種類
(一)注釋異名釋名
(二)注釋的種類
第三章 注釋的基礎工作(之一)——版本的選擇
(一)何謂版本
(二)有哪些版本
(三)為什么要重視版本
(四)如何選擇版本
第四章 注釋的基礎工作(之二)——文字???br />
(一)何謂???br />
(二)文字??钡谋匾?br />
(三)歷代??钡暮啗r
(四)??钡膬煞N形式
(五)??钡膬热?br />
(六)校勘方法
(七)應注意的問題
第五章 句讀
(一)何謂句讀
(二)為什么要重視句讀
(三)句讀失誤的原因
(四)整理古書標點符號的使用
第六章 釋詞語
(一)被注詞的確定和注釋
(二)注釋方法
(三)注音和辨字
第七章 明通假
(一)通假的所屬范疇
(二)上古使用通假的情況
(三)通假產生的原因
(四)處理通假的基本方法
(五)通假的界說
(六)通假條件和原則的分析
(七)應當注意的問題
第八章 古漢語詞義注釋中的若干問題
(一)妄說義理
(二)文以載道
(三)不辨真?zhèn)?br />
(四)誤虛為實
(五)拆驕為單
(六)擴大范圍
(七)不辨古今
(八)眾字一釋
(九)單字為訓
(十)濫用聲訓
第九章 今譯
(一)翻譯和今譯
(二)譯文的要求
(三)譯文舉例及其分析
(四)翻譯的方法
(五)古詩的今譯
第十章 章句——段落劃分和結構分析
(一)章句——段落劃分和結構分析的目的
(二)段落劃分和結構分析的方法
第十一章 古代注釋史
(一)注釋史與經學史
(二)經籍的傳授與早期的注釋——注釋基礎的奠
定
(三)東漢——注釋的繁榮
(四)魏晉南北朝至隋——注釋的深入和全面發(fā)展
(五)唐——經典注釋的統一與“文選學”的形成
(六)宋——注釋學的變古、革新和《詩》的解放
(七)元——宋學余波
(八)明——經注的衰微
(九)清——經學的復興和注釋學理論的發(fā)展
后記
再版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