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中國佛教(中文卷五輯)
02宗教改革史(上卷 120年珍…
03神話學文庫·神話意象…
04續(xù)佛教考古:從印度到中國…
05道家文化研究(第三十六輯…
06直貢法嗣
07文化與符號經濟(精裝版)…
08沙海浮圖:中古時期西域南…
09神話學文庫·凱爾特神…
10佛說摩利支天菩薩經(一函…
楊怡爽 著
在《印度神話》里,你能了解印度民族所厭奔的,所鐘愛的、所尊重和所銘記的,…
可購
劉精忠 著
《猶太神秘主義概論》一書以時間和專題為線索,從歷史學、文獻學、宗教學和宗…
王武林 著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我國信仰宗教的人數不斷增長。與其他年齡群體相比,我國…
王靈桂 編
伊斯蘭教約于公元610年發(fā)祥于阿拉伯半島的麥加,與佛教、基督教并稱為世界三…
在人類社會的發(fā)展進程中,禁忌和戒律經常被當作負面的因素來對待。但是據人類…
道宣律師,元照律師 著;學誠法師 注
隋唐是我國古代社會的時期,亦是漢傳佛教八宗鼎立之全盛時期,律學步入了一個…
道宣律師 著;學誠法師 注
釋永信 編
《禪宗大典》由少林寺方丈釋永信主編,歷時六年完成。全書共200冊,分為經典…
[清] 劉一明 著
暫缺簡介...
“羯磨”即僧團會議時通過某項決議的公文。《四分律含注戒本疏行宗記校釋(套…
李杰 著
約占世界人口0.2%(約1400萬)猶太人,卻從1901~2004年間,貢獻了167名諾貝…
趙玉龍 著;哈依爾別克·賽依特哈孜 譯
《古蘭經問答(哈薩克文版)》是根據穆斯林群眾和古蘭經研究人員的實際需求而…
馬軍 著;卡哈爾 譯
《伊斯蘭信仰問答(哈薩克文版)》以通俗易懂的語言介紹伊斯蘭教的六大信仰,…
李興鵬 著;哈依爾別克·賽依特哈孜 譯
《圣訓問答(哈薩克文版)》以古蘭經、圣訓為指導,通過對圣訓經典的解釋,同…
[美] 凱文·J·麥迪甘,喬恩·…
兩位備受敬重的哈佛神學院教授,一位基督徒,一位猶太人,合作討論了這兩個傳…
柯嘉豪 著
本叢書以翻譯域外佛教研究為主,同時反映其他相關宗教的研究成果,涉及中西交…
李向平 等著
《當代美國宗教社會學理論研究》以宗教作為社會學研究的一扇窗口,選取了八位…
陳瑜 著
作者在充分把握資料及全面深入考察的基礎上,首次對晉北民間道教的教派源流進…
宗喀巴 著
《入中論善顯密意疏》開篇即有頌日:“龍猛提婆所成宗,三派大車廣解釋,我以…
崔峰 著
《文化的輸入與演變(鳩摩羅什長安弘法研究)》以鳩摩羅什長安弘法這一事件為…
陳小萍 著
宗教認同在近代印度政治生活中扮演了關鍵角色。殖民晚期出現的印度教民族主義…
魏道儒,李利安 著
本書是世界佛教通史之中國佛教卷,介紹了漢魏兩晉南北朝時期中國佛教的發(fā)展情…
[清] 劉智 著;馬永剛 編
《天方性理》是清代劉智的代表作之一,中國伊斯蘭哲學著作,通過論述安拉的實…
葛壯 編
《長三角都市流動穆斯林與伊斯蘭教研究》對伊斯蘭教及外來穆斯林流動人口在上…
陸勤毅,余秉頤 編
《安徽宗教》在遵循歷史與邏輯的前提下,對安徽的地域宗教文化活動和宗教人物…
孫尚揚 著
本教材將首先介紹宗教社會學的性質與特點、研究對象與范圍,然后介紹幾種宗教…
熊永翔 著
普米族宗教的構成比較復雜,既有濃厚原始宗教成分的釋畢(雅畢)教,也有高度…
張衛(wèi)國,曉明 譯
崇文國學經典普及文庫精裝,國學經典是一個民族精神的函封,無論何時,打開這…
南懷瑾 著
《中國佛教發(fā)展史略述(精裝)》分為五章,對古代印度的社會與宗教;佛教創(chuàng)始…
抱一法師,慧鈺 著
人這一輩子,其實就做三件事:一是用嘴說話,二是用手做事,三是用心思考。顯…
孔令宏,韓松濤,王巧玲 著
《浙江道教史》運用大量史料,受用了田野調查、文獻整理、歷史學研究等方法,…
董沛文 編
在道教經典中,《黃庭經》是與《周易參同契》、《悟真篇》并駕齊驅的重要典籍…
鄭堆 編
《藏傳因明研究2》是以漢藏兩種文字撰寫的有關藏傳因明方面的論文集,共收錄…
余平 著
本書為國家基金后期資助項目成果,由全國社科規(guī)劃辦指定我社出版。本書運用現…
[美] 柏夷 著;孫齊,田禾,謝一峰 等 譯;…
《道教研究論集》以翻譯域外佛教研究為主,同時反映其他相關宗教的研究成果,…
瑀欣 著
老子是先秦道家的代表人物,被道教奉為神仙;而亞里士多德是古希臘哲學集大成…
王凱 著
以老子、莊子為代表的先秦道家,在他們的文本中,展開了豐富、深邃的智慧,呈…
卓新平,鄭筱筠 編
《宗教慈善與社會發(fā)展(中國社會科學論壇文集)》是卓新平所長、鄭筱筠副所長…
慈誠羅珠堪布 著
眾生流轉輪回的主要因素有三種:一,是與無常相違的常執(zhí);二,是與痛苦相反的…
胡永輝,周曉露 注
《金剛經》、《心經》、《壇經》是佛教中重要典籍,三經不僅在中國佛教中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