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道教宮觀管理與團體建設
02卡布斯教誨錄(120年珍藏…
03陀羅尼經典思想研究
04民國時期道教內丹學研究
05神話學文庫·凱爾特神…
06日本神話的考古學(精裝版…
07跨文化宗教學:以彼岸為主…
08河西走廊:西部神話與華夏…
09易與春秋:宋明儒學的全體…
10現(xiàn)實的人類和理想的人類:…
楊經德 著
法律是功能性的社會控制工具。法律的功能是指作為社會整體一部分的法律與社會…
可購
宣化法師 講述
六祖惠能明心見性,開啟本有的大智慧,他所說的經典是由智慧光明所說出來的,…
釋智空講述,宋志疆整理
《智空和尚講禪》一書系智空和尚經多年參悟佛法,站在紅塵之外,反觀世俗,為…
可讀可購
許志偉
《基督教思想評論》為維真學院中國研究部主持、編輯的叢刊,旨在推動海內外華…
金維諾
金銅佛教造像(由于道教金銅造像極少,本書以佛教造像為主)是中國美術分類全…
證嚴法師
常有人說“慈濟”是當今社會的一股清流,能夠凈化人間;這一點也正是“慈濟人…
內容簡介 分秒必爭才覺得寒凍稍解,春暖乍現(xiàn),卻又有夏季迫近的感覺,是地球…
游建西
《光明學術文庫》將秉承光明日報“理論前沿型、學術探索型、知識密集型”的傳…
周新國
本書全面闡釋了佛教學理論、中國佛教對孝觀念融吸之分析、佛教現(xiàn)象學、佛教人…
昨天我到臺北,剛下車,就有很多人問我:“師父,花蓮的地震要不要緊?”“師…
劉海 編譯
千古罕有的奇異相逢,穿越時空兩千年之后,東西方兩位偉大靈性人物邂逅,會發(fā)…
龔雋 著;476 譯
當西方佛學研究進入所謂"擁抱異類"和傾聽多音化的時代,【1 】漢語…
明堯
本書以悟道為線索,以燈錄和僧傳等原典為第一手資料,精選了中國歷史上490位…
陳蓮笙
道衲同諸位道友能夠共同弘道至今,直賴神靈的護佑、祖師的囑托、同道的關心和…
張宗奇 著
《伊斯蘭文化與中國本土文化的整合》作者在多次深入民族地區(qū)實地調查和體驗生…
朱志瑜、朱曉農
佛經翻譯理論是中國翻譯傳統(tǒng)的發(fā)端,是中國翻譯硏究的重要課題之一。但是由于…
(法)皮埃爾-瑪麗·波德 著;哀莉 譯
兩千多年前,基督教脫離猶太教的母體而生。拉比學者保羅是基督教的立論者和守…
何除、林慶華
《基督教與道教倫理思想研究》為“基督教與中國文化叢書”中的一本,是四川大…
(美)邢軍
《革命之火的洗禮:美國社會福音和中國基督教青年會(1919-1937)》考察了社…
(英)普里查德 著,覃俐俐 譯
本書為英國著名人類學家埃文思-普里查德的第一部民族志代表作,是民族志經典…
李璐
梁氏在去世的前一年卻告訴我們說,他“自己是一個佛教徒”,“我前生是一個和…
趙建敏 主編
《天主教研究論輯(第3輯2006)》由北京天主教與文化研究所主辦,并得到中國…
馬強
廣州是中國最早接觸伊斯蘭教的地區(qū)之一。從古代的番客和他們生活的蕃坊,到今…
弘法寺
《行愿大千》是兩岸三地學者撰寫的關于中國佛學與本煥長老生平及思想研究的論…
釋濟群 著
“人生佛教”的理念由太虛太師率先提出,因其契機,半個多世紀以來,在兩岸三…
江燦騰 著
過去研究明清學術史的大家,多重視明代陽明學及清代樸學,而少精研明清佛教史…
李元光 著
宗喀巴(1357—1419),法名“羅桑札巴”,意為“善慧”,是藏傳佛教“格魯派…
黃銘 著
“XX+拯救”已成了一類學術著作的范式。學人通過這一范式表達了他們的思考領…
莫爾特曼
在基督教的傳統(tǒng)中,終末論(Eschatologie)總是和“末事”、“世界末日”、“…
趙松
《圣經》是迄今為止世界上印數最多、發(fā)行最廣、翻譯文種最多的書籍,并已被列…
杜繼文,黃明信 主編
《佛教小辭典(修訂版)》共選收佛教條目4203條。包括佛教總論,教派、組織、…
池鳳桐 著
基督宗教的起源是一個極其復雜的文化現(xiàn)象。從如今的文化人類學角度看,基督宗…
釋永信
本書包括:佛學要旨、漫談日常修行、論布施、中國武術文化略述、談談少林武功…
潘明權
有人說,郵票是國家的名片。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道教題材的郵票就是道教文化的…
吳言生
本刊有八個專欄,分別為“趙州禪”、“道元與中國禪”、“禪宗語錄”、“禪宗…
徐宗澤
本書作者是現(xiàn)代著名文獻學家、宗教史研究者,曾任徐家匯藏書樓主任。本書大體…
金宜久 主編
本辭典共選收伊斯蘭教方面詞目凡1940條。包括教派、組織、機構,人物,信仰、…
李正覺
1000個你應該了解的佛教問題,更全面,更深入,更易懂,更有趣。佛教是一個如…
永壽
《遍能法師詩文選集》由遍能法師的弟子們搜集整理,該書不僅是對老人的一種報…
大慧宗杲
大慧禪師曾著《宗門武庫》一書,記錄禪人得道因緣,修證境界和風格作略。元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