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工藝從它誕生的那一天起,就是實用與審美相結合的藝術,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化的結晶。新石器時代前期,人們把漆液涂在木器和陶器上,有很大的實用價值,它易洗,無異味,又具有耐酸、耐熱、耐磨和不易變質的性能,使器物既輕靈、又堅固耐用;同時,它又有很高的欣賞價值,它不僅有誘人的光澤,而且能使器物變得絢麗多彩,使人們的視覺產生愉悅的感覺,所以,漆器的出現(xiàn),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方便,精神上得到美的享受,使人類的生活更加美好。是人類文明史上的一個重大的進步。世界上最早的漆器,是在中國發(fā)現(xiàn)的。1974年,考古工作者在距今約七千年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遺址第三文化層,發(fā)現(xiàn)了一件朱漆木碗,這是目前已知的世界上最早的漆器,說明漆器是中國發(fā)明的,是中國對人類的重大貢獻。全世界至今念念不忘中國的這一偉大發(fā)明。世界漆文化會議議長大西長利先生說:“漆器有她自身獨具的深沉、穩(wěn)重、寬和、優(yōu)美的情韻。她的僅人陶醉、著迷的魅力經歷了幾千年而不衰。如今已引起環(huán)球的矚目與重視,譽為‘東方的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