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在中華民族文化藝術的殿堂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三千年源遠流長的書法藝術史給我們留下了舉不勝舉的書法精品,也造就了二王及顏、柳、歐、趙等這樣的書法大家。書法藝術不僅有高度的鑒賞價值,而且還有非常強的社會實用性。能出一套雅俗共賞,又能指導大家練就一筆好字的書貼,既是書法愛好者的愿望,也是出版部門義不容辭的責任。當代中國出版社約請有關專家、學者,匯書法上乘作品之精華,集歷代書壇熠熠群星之風騷,編輯出版了這套《歷代名家書法薈萃》大型叢書,意在給不同層次的書法愛好者揣摩研習書法提供佳作,更想使廣大讀者不出斗室便可閱盡書林春色。歐陽通(公元?——691),唐代書法家,字通師,歐陽詢第四子。潭州臨湘(今湖南長沙)人。官歷中書舍人、判納言事,封渤??h子。因反對武承嗣為太子見害。歐陽通書學其父,世稱[大小歐陽],與[二王](王羲之、王獻之)父子齊名佳話,共載書史。然歐陽通并沒有王獻之那樣好的家庭條件和書法環(huán)境。父逝早孤,受母都習書,家貧寒卻能遍購父傳書跡,刻意摹仿,力學不倦,終得其要。歐陽通書法以勁險著稱,運筆比其父拗折,方筆多于圓筆,結字更謹,隸意也濃,但嚴敬、含蓄不足。清何紹基《東洲草堂文鈔》評其書法:[握拳透掌,模之有棱,其險勁橫軼處往往突過乃翁。][又沉浸隸古,厚勁堅凝,遂成本家極筆。]歐陽通畢竟沒有其父書名大,沒有其父留下書跡多。僅存《道因法師碑》和《泉男生墓志》,本書輯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