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I
剎那的永恒
我們這一代人的怕和愛
重溫《金薔微》
苦難記憶
為奧斯維辛集中營解
放四十五周年而作
柏林墻的碎片
記戀冬妮婭
Ⅱ
湖畔漫步者的身影
憶念宗白華教授
輕之沉重與沉重之輕
去往神學家卡爾·巴特
檔案館的路上
空山有人跡
讀《中國文人的自然觀》斷想
我在的呢喃
張志揚的《門》與當代
漢語哲學的言路
Ⅲ
“四五”一代的知識社會學思考札記
當代中國文學的景觀轉換
流亡話語與意識形態(tài)
現(xiàn)代性語境與知識分子的信仰形式
《讀書》與讀書人的變遷
寫在《讀書》刊行十五年之際
中國國家倫理資源的虧空
Ⅳ
“文化”基督徒現(xiàn)象的社會學評注
“道”與“言”的神學和文化社會學
評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