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北京新跨越:百名記者講述…
02晉江民間僑捐碑刻拾遺
03巴渝唐詩之路的文化緣起與…
04江海明珠
05浦東海派文化論叢
06策蹇紀程:福建歷史文化田…
07冰雪之旅:龍江雪域漫行
08千秋四川賦
09國色
10新思與新質(zhì):巴蜀文化在中…
[日本]小和田哲男 著,歐書寧 譯
該書以日本江戶時代為背景,介紹了日本古代人的飲食起居、節(jié)日慶典、娛樂方式…
可購
日]吉原義人,[美]利昂·卡普 等
《日本刀》以圖文結(jié)合的形式詳細介紹了日本刀復雜的制作過程及鑒賞方法,幫助…
徐靜波
作者在日本留學、工作的31年中,有機會接觸到上至首相、下至平民的立體的日本…
王力主編 ; 馬漢麟著
★首席推薦官——語言學家 北大教授 唐作藩★第二屆&…
王彥才 著
.
人民政協(xié)報社編
故宮博物院宣傳教育部、御鑒文化
暫缺簡介...
欒保群 著
活著與死去,這是對立的,但有沒有一個不死不活的境界呢?活著是人,死去為鬼…
鄒賾韜 著
四季輪回,可口食材數(shù)不盡。一年終始,應景美味吃不膩。江南的福氣在此,江南…
活著的時候,我們可能看不穿滾滾紅塵,死了,就一定能釋然于人間的溫情冷暖、…
劉檸
一位寫作者的本土書業(yè)“私史”鈞沉與一代書人的過往,折射小開本人文書、MOO…
王燕萍 侯立元 主編
本書為上海市嘉定區(qū)外岡中學校本教材。該校充分利用校內(nèi)外相關資源,組織教師…
“上城教育高質(zhì)量發(fā)展系列叢書”編委會 編…
教育評價是教育改革發(fā)展的指揮棒,是教育質(zhì)量效果的評判標準,區(qū)域教育評價改…
肖驚鴻
本書是中國作協(xié)網(wǎng)絡文學研究院課題,收錄網(wǎng)絡文學平臺40家,內(nèi)容涵蓋網(wǎng)站介紹…
劉芊玥 著
20 世紀 90 年代以來,情動理論引領國際前沿理論界的風潮,于今不衰。情動這…
無
內(nèi)容簡介: 《老重慶影像記錄》從1000余張高清照片中進行遴選,這些照片全部…
徐錦江
上海從哪里來?又將要沿著怎樣的軌跡發(fā)展下去?著名學者徐錦江老師以愚園路為…
周松芳
嶺南飲食文化是嶺南人包括外地移民、僑居者在嶺南有關飲食實踐活動中展開的各…
陳澤泓
《嶺南建筑園林》是“嶺南文化讀本”的一種,全書共9章,…
黃勇
《嶺南戲曲音樂》是“嶺南文化讀本”的一種,全書共19章,…
許建平,姚大勇 著
曾章團 、吳維敏、林峰
杉洋地處古田、寧德(今寧德市蕉城區(qū))、閩侯、羅源、屏南五縣交界,為古田縣…
何大齊 木玉
本書是何大齊先生“老北京風情”文字專欄的結(jié)集,也是一本…
李權(quán)時、李昊
嶺南文化概述》是“嶺南文化讀本”的一種,全書共9章,分…
陸穗崗 姚默默 徐沛儀 何瓊
本書主要介紹嶺南美術(shù)和嶺南工藝。第一章至第五章為嶺南繪畫與書法,從不同的…
吳飛鵬
上海是留存中國近代老建筑最多的城市,尤其是在黃浦江和蘇州河沿岸的老建筑更…
壽幼森
上海匯集了不同時期、不同風格的建筑,海派文化、紅色文化與江南文化等眾多元…
林倫倫 著
本書包括聲聲化石、詞詞典雅、句句智慧三部分內(nèi)容。作者以散文式的筆法書寫其…
楊國楨
本書是楊國楨教授1989—1992年對福建龍巖盆地社會文化的田野調(diào)查報…
(荷)格特-比斯塔
由于研究方法關涉眾多的技術(shù)層面,人們很容易忽視其背后更大的圖景,如我們?yōu)椤?/p>
吳飛
禮,是中國文化的核心思想。如何在現(xiàn)代文明的基盤上,承續(xù)“禮&…
馮天瑜
本書是傳承中華文明傳統(tǒng)、借鑒中國智慧、弘揚中華精神的優(yōu)秀學術(shù)普及著作,收…
徐復觀 著
《中國藝術(shù)精神》是著名學者徐復觀先生創(chuàng)作的藝術(shù)學著作,首次刊行于1966年?!?/p>
仇英義著
人類社會是一座寶藏,充滿新奇和未知,等待人們?nèi)ヌ綄ぁl(fā)掘。人生就是一場探…
袁長平
本書通過相地、立意、建筑、理水、花木、動物、借景、景題、石刻、園徑、橋梁…
余秋雨 著
本書是余秋雨先生面向普通公眾講授的中國文化通識課。中國文化一直是余秋雨先…
武斌
本書是一部了解亞洲文明軌跡和智慧的通俗讀物。全書除緒論和結(jié)束語外,共分四…
【英】特里-伊格爾頓
伊格爾頓在本書中探討了現(xiàn)代社會自啟蒙運動至今面對信仰危機的種種應對方式及…
[日]宇野常寬 著,劉凱 譯
作為一名大學老師,本書作者以本科課程講義的形式將亞文化的發(fā)展史呈現(xiàn)給讀者…
王召強
身為高中語文老師的王召強,近年來在校內(nèi)校外帶著一群學生整本整本地閱讀經(jīng)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