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
扉頁
版權頁
內容提要
序
致謝
中日合作研究項目組成員
合作研究報告作者名單
目錄
第一部分 水壓致裂裂縫的形成和擴展研究
引言
第一章 野外試驗概況
1.1 試驗場地和地質條件
1.1.1 試驗場的地理位置
1.1.2 房山花崗巖體的地質構造
封面
扉頁
版權頁
內容提要
序
致謝
中日合作研究項目組成員
合作研究報告作者名單
目錄
第一部分 水壓致裂裂縫的形成和擴展研究
引言
第一章 野外試驗概況
1.1 試驗場地和地質條件
1.1.1 試驗場的地理位置
1.1.2 房山花崗巖體的地質構造
1.1.3 試驗場的巖石學特性和地質構造
1.2 定向取芯鉆進和鉆孔布置
1.2.1 概述
1.2.2 AE鉆孔取芯鉆進和巖芯定向試驗研究
1.2.3 FR鉆孔定向取芯鉆進
1.3 巖體描述
1.3.1 節(jié)理分布
1.3.2 滲透系數測試
1.4 水壓致裂概述
第二章 水壓致裂應力測量過程中破裂的性狀
2.1 目的
2.2 實驗過程
2.2.1 儀器及設備
2.2.2 測量過程
2.3 實驗結果及討論
2.3.1 破裂
2.3.2 重張壓力
2.3.3 關閉壓力
2.4 原地應力計算
第三章 水壓致裂試驗過程中誘發(fā)的聲發(fā)射
3.1 目的
3.2 水壓致裂實驗概況
3.3 AE觀測方法
3.4 AE數據分析的結果
3.4.1 AE活動性、壓力和流量
3.4.2 AE的震級
3.4.3 AE的震源分布
3.4.4 AE的震源機制解
3.5 結論
第四章 自然電位(SP)測量
4.1 目的
4.2 SP的測量方法
4.2.1 測量步驟
4.2.2 數據處理和分析
4.3 數據分析的結果
4.3.1 背景觀測
4.3.2 壓裂過程中SP觀測
4.4 討論與結論
第五章 實驗室研究
5.1 顯微結構分析
5.1.1 試件加工
5.1.2 顯微鏡和觀測方法
5.1.3 觀測結果
5.1.4 小結
5.2 物理力學特性
5.2.1 巴西試驗
5.2.2 單軸壓縮試驗
5.2.3 巖石的容重
5.3 聲學各向異性
5.4 用AE Kaiser效應試驗確定應力
5.4.1 引言
5.4.2 定向巖芯試件的AEKaiser效應試驗
5.4.3 AE Kaiser效應試驗結果的評價
第六章 結論
6.1 原地巖石應力
6.2 水壓致裂試驗時誘發(fā)的AE
6.3 自然電位(SP)觀測
6.4 實驗室試驗
參考文獻
附錄Ⅰ 水壓致裂試驗的壓力和流量隨時間變化的記錄
附錄Ⅱ 北京房山井下電視觀測結果
附錄Ⅲ 巖礦鑒定報告
附錄Ⅳ 鉆孔傾斜度
第二部分 應力測量結果的評述及其它
用AE Kaiser效應估計原地應力的可靠性 張伯崇
中日合作水壓致裂法原地應力測量的改進及其主要結果 李方全
完整花崗巖體中的水壓致裂法地應力測量 新孝一 李方全 大久保誠介
加壓速度對破壞壓力的影響——在節(jié)理少的中國花崗巖地區(qū)的水壓致裂實驗 新孝一 張伯崇 李方全 金川中 大久保誠介
北京房山地區(qū)的水壓致裂應力測量——在不連續(xù)面較少的中國花崗巖地區(qū)的水壓致裂實驗 新孝一 李方全 大久保誠介
北京房山迎風坡水壓致裂鉆孔裂縫印模定向結果與分析 祁英男
水壓致裂應力測量數據分析——對關閉壓力P_s值判讀方法的討論 陳群策 毛吉震 張鈞
北京房山花崗巖鉆孔巖芯定向 李宏 江南生 張伯崇
封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