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概論
第二章 光纖與導光原理
2. 1 光纖的結構和分類
2. 1. 1 光纖的結構
2. 1. 2 光纖的分類
2. 2 光纖中的射線光學理論
2. 2. 1 階躍型光纖中的射線光學分析
2. 2. 2 漸變型光纖中的射線光學分析
2. 3 光纖的波動理論
2. 3. 1 麥克斯韋方程及波動方程
2. 3. 2 階躍光纖的矢量解法
2. 3. 3 近似解-LP模
2. 4 光纖的損耗
2. 4. 1 光纖的損耗系數
2. 4. 2 吸收損耗
2. 4. 3 散射損耗
2. 5 光纖的色散和脈沖展寬
2. 5. 1 群時延和時延差
2. 5. 2 材料色散和波導色散
2. 5. 3 多模光纖的模式色散
2. 5. 4 光纖的傳輸帶寬
第三章 光纜的制造及無源光器件
3. 1 光纖的制造方法
3. 1. 1 管內化學汽相沉積法
3. 1. 2 管外化學汽相沉積法
3. 2 光纜結構及分類
3. 3 無源光器件
3. 3. 1 光纖的連接與光纖連接器
3. 3. 2 光纖分路器及耦合器
3. 3. 3 光合波器. 光分波器
3. 3. 4 光隔離器
3. 3. 5 光開關
3. 3. 6 光可變衰減器
第四章 光源和光檢測器
4. 1 發(fā)光器件的原理與特性
4. 1. 1 發(fā)光機理
4. 1. 2 發(fā)光二極管(LED)
4. 1. 3 發(fā)光二極管的主要特性
4. 1. 4 半導體激光器(LD)
4. 1. 5 單縱模半導體激光器
4. 2 光電檢測器件
4. 2. 1 PIN光電二極管(PIN-PD)的工作原理
4. 2. 2 雪崩光電二極管(APD)的工作原理
4. 2. 3 工作特性和參數
第五章 光纖漢光器
5. 1 摻雜光纖
5. 1. 1 摻雜光纖
5. 1. 2 石英摻雜稀土離子的光譜特性
5. 2 光纖激光器的諧振腔
5. 2. 1 Fabry-Perot腔
5. 2. 2 基于定向耦合器的光纖激光器
5. 2. 3 可調諧的光纖激光器
5. 2. 4 窄譜輸出的光纖激光器
5. 3 摻稀土元素的光纖激光器
5. 3. 1 摻鉺光纖激光器
5. 3. 2 摻釹光纖激光器
5. 4 超熒光光纖激光器
第六章 光纖放大器
6. 1 光纖放大器的基本性能
6. 1. 1 增益和帶寬
6. 1. 2 增益飽和
6. 1. 3 放大器的噪聲
6. 1. 4 光纖放大器的三種可能的應用
6. 1. 5 放大器的級聯(lián)
6. 2 摻鉺光纖放大器(EDFA)
6. 2. 1 摻鉺光纖放大器的結構
6. 2. 2 光泵浦下滲鉺光纖中的速率方程與光波的傳輸方程
6. 2. 3 參數W, W, 和
6. 2. 4 近似解
6. 2. 5 光纖放大器的增益特性測量
6. 2. 6 增差飽和
6. 2. 7 噪聲
6. 2. 8 EDFA的帶寬
6. 2. 9 增益平坦摻餌光纖放大器
6. 2. 10 EDFA的應用
第七章 線路編碼與多媒體應用
7. 紛 線路編碼
7. 1. 1 加擾二進碼
7. 1. 2 1B2B碼
7. 1. 3 二元分組碼(mBnB碼)
7. 1. 4 插入比特碼
7. 2 光纖通信系統(tǒng)中的多媒體處理技術
7. 2. 1 多媒體數據的特點
7. 2. 2 多媒體對通信網絡的要求
7. 2. 3 視頻信號的編碼和壓縮
7. 2. 4 小結
第八章 光發(fā)射機與光接收機
8. 1 光發(fā)射機
8. 1. 1 光波的調制
8. 1. 2 LED的驅動電路
8. 1. 3 LD的驅動電路
8. 1. 4 光源的外調制技術
8. 2 光接收機
8. 2. 1 概述
8. 2. 2 線性通道
8. 2. 3 光接收機的技術指標
8. 2. 4 模擬接收機的信噪比與靈敏度
8. 2. 5 數字光接收機的誤碼率及靈敏度
8. 2. 6 數字光接收機的設計考慮
第九章 光纖網絡通信技術
9. 1 信息高速公路的一般概念
9. 2 同步數字系列(SDH)
9. 2. 1 數字復接系列
9. 2. 2 同步數字序列(SDH)
9. 3 異步傳輸模式(ATM)
9. 4 傳輸媒體
9. 5 X. 25技術
9. 6 網絡及網絡技術
9. 7 光纖有線電視系統(tǒng)的設計舉例
第十章 光纖通信系統(tǒng)中的測量
10. 1 光纖特性的測量
10. 1. 1 光纖傳輸特性的測量
10. 1. 2 光纖基本參數的測定
10. 2 光纖數字傳輸系統(tǒng)傳輸特性的觀
10. 2. 1 光端機光口指標的測量
10. 2. 2 光纖傳輸系統(tǒng)傳輸特性的測量
10. 3 光纖測量中的常用儀器
10. 3. 1 光時域反射計
10. 3. 2 光纖熔接機
10. 3. 3 光功率計
10. 3. 4 數字傳輸分析儀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