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計算機/網(wǎng)絡軟件工程及軟件方法學2000年問題軟件測試

2000年問題軟件測試

2000年問題軟件測試

定 價:¥38.00

作 者: (美)[W.佩里]William Perry著;瀟湘工作室譯
出版社: 人民郵電出版社
叢編項: 計算機技術譯林精選系列
標 簽: 電子計算機

ISBN: 9787115078360 出版時間: 1999-01-01 包裝:
開本: 26cm 頁數(shù): 332頁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本書詳細介紹了解決2000年問題的測試計劃,人書從評估用戶是否對2000年問題有足夠的認識入手,逐步討論了著手測試的方針以及解決問題的策略,并介紹了執(zhí)行2000年問題測試過程的9步計劃。書中提供了大量的方法,用于驗證2000年問題評估工作和計劃的充分性,并確認軟件是否能夠適應2000年問題的到來。本書適用于與2000年問題測試有關的所有技術和管理人員。

作者簡介

暫缺《2000年問題軟件測試》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對2000年問題的認識
1.1  2000年問題嚴重性
1.1.1  測試用戶對2000年問題的認識
1.1.2  2000年問題的影響
1.2  解決2000年問題適應性問題
1.2.1  評估認識水平和整理反饋意見
1.2.2  估計問題
1.2.3  計劃解決方案
1.2.4  實施解決方案
1.2.5  測試工作——持續(xù)階段
1.2.6  跟蹤2000年問題項目
1.3  實現(xiàn)步驟與測試工作的相互關系
1.4  2000年問題測試工作牽涉的問題
1.5  總結
第二章  2000年問題的測試戰(zhàn)略
2.1  風險的定義
2.2  確定風險的原因
2.3  確定測試工作的成本
2.4  建立2000年問題的測試策略
2.4.1  選擇建立測試策略的進程
2.5  2000年問題軟件測試工作的結構方法
2.6  開發(fā)2000年問題軟件測試工作的結構化方法
2.6.1  理解測試因素并進行排序
2.6.2  創(chuàng)建測試戰(zhàn)略
2.6.3  創(chuàng)建測試戰(zhàn)略的范例
2.7  測試方法簡介
2.8  總結
第三章  2000年問題的測試方法
3.1  測試什么
3.1.1  缺陷難以發(fā)現(xiàn)的原因
3.1.2  隱低測試成本
3.1.3  生存期內的2000年問題
3.2  什么是準確性驗證和合法性驗證
3.2.1  計算機系統(tǒng)中準確性驗證和合法性驗證的范例
3.3  功能化和結構化測試
3.3.1  兩種測試方法都要使用的原因
3.4  使用準確性和合法性驗證技術進行結構化和功能化測試
3.5  測試人員工作平臺
3.6  2000年問題支持工具
3.7  2000年問題測試方法檢查表
第四章  2000年問題的九步測試過程
4.1  定義過程
4.1.1  使用V測試的概念
4.2  建立2000年問題項目組
4.3  組織2000年問題測試組
4.3.1  挑選測試組成員
4.3.2  建立測試目標
4.4  2000年問題過程中的準確性驗證和合法性驗證
4.4.1  2000年問題評估階段的準確性驗證和合法性驗證
4.4.2  2000年問題規(guī)劃階段的準確驗證
4.4.3  2000年問題實現(xiàn)階段的準確性驗證和合法性驗證
4.5  2000年問題的九步測試過程簡介
4.5.1  使用九步測試過程簡介
4.6  工作平臺要求的技能
4.7  總結
第五章  第一步:驗證2000年問題的評估結果
5.1  綜述
5.2  目標
5.3  牽涉的問題
5.4  工作平臺
5.5  輸入
5.6  執(zhí)行過程
5.6.1  任務1:驗證處理的風險
5.6.2  任務2:驗證已考慮的領域
5.6.3  任務3:驗證評估的完整性
5.6.4  任務4:驗證被標識的軟件
5.6.5  任務5:驗證接口軟件
5.7  檢查過程
5.8  輸出
5.9  指導原則
5.10  總結
第六章  第二步:制訂2000年問題測試計劃
6.1  綜述
6.2  目的
6.3  牽涉的問題
6.4  工作平臺
6.4.1  2000年問題適應性計劃中的關鍵過程
6.4.2  制訂2000年問題測試計劃的工作平臺
6.5  輸入
6.6  執(zhí)行過程
6.6.1  任務1:確定測試目標
6.6.2  任務2:制訂測試矩陣
6.6.3  任務3:定義測試的管理
6.6.4  任務4:編寫測試計劃
6.7  檢查步驟
6.8  輸出
6.9  指導原則
6.10  總結
第七章  第三步:檢驗供應商的適應能力
7.1  綜述
7.2  目標
7.3  牽涉的問題
7.4  工作平臺
7.5  輸入
7.6  執(zhí)行過程
7.6.1  任務1:審查供應商的合同,對供應商的能力進行評估
7.6.2  任務2:說明2000年問題適應性進展狀況
7.6.3  任務3:與供應商共同進行測試
7.7  檢查過程
7.8  輸出
7.9  指導原則
7.10  總結
第八章   第四步:驗證2000年問題計劃的充分性
8.1  綜述
8.2  目標
8.3  牽涉的問題
8.4  工作平臺
8.5  輸入
8.6  執(zhí)行過程
8.6.1  任務1:成立評審工作組
8.6.2  任務2:制訂評審計劃
8.6.3  2000年問題計劃的階段和相關的關鍵過程
8.6.4  安裝階段
8.6.5  任務3:2000年問題項目計劃的評審
8.6.6  任務4:召開評審會議
8.6.7  任務5:后續(xù)工作
8.7  檢查過程
8.8  輸出
8.9  指導原則
第九章  第五步:審查軟件的可交付性
9.1  綜述
9.2  目標
9.3  牽涉的問題
9.4  工作平臺
9.5  輸入
9.5.1  正式審查任務
9.5.2  正式審查缺陷分類
9.6  執(zhí)行過程
9.6.1  任務1:計劃和組織
9.6.2  任務2:會議概述
9.6.3  任務3:個人準備
9.6.4  2000年問題適應性檢查表
9.6.5  任務4:審查會議
9.6.6  任務5:修改和后續(xù)工作
9.7  檢查過程  
9.8  輸出
9.9  指導原則
第十章  第六步:驗證2000年問題的修正軟件
10.1  目標
10.2  綜述
10.3  牽涉的問題
10.4  工作平臺
10.5  輸入
10.6  執(zhí)行過程
10.6.1  任務1:分解測試矩陣
10.6.2  任務2:控制對2000年項目計劃的改動
10.6.3  任務3:為動態(tài)測試建立數(shù)據(jù)
10.6.4  任務4:執(zhí)行測試
10.6.5  任務5:記錄測試結果
10.7  檢查過程
10.8  輸出
10.9  指導原則
10.10  總結
第十一章  第七步:執(zhí)行接收測試
11.1  綜述
11.2  目標
11.3  牽涉的問題
11.4  工作平臺
11.5  輸入
11.6  執(zhí)行過程
11.6.1  任務1:定義接收標準
11.6.2  任務2:建立接收計劃
11.6.3  任務3:執(zhí)行接收計劃(進行接收測試和評估)
11.6.4  任務4:接收決定
11.7  檢查過程
11.8  輸出
11.9  指導原則
11.10  總結
第十二章  第八步:準備2000年項目的測試報告
12.1  目標
12.2  綜述
12.3  工作平臺
12.4  輸入
12.4.1  測試計劃和項目計劃
12.4.2  預期處理結果
12.4.3  存儲測試期間收集到的數(shù)據(jù)
12.5  執(zhí)行過程
12.5.1  步驟1:報告2000年項目狀況
12.5.2  步驟2:報告中間性測試結果
12.6  檢查過程
12.7  輸出
12.8  指導原則
12.9  總結
第十三章  第九步:監(jiān)視2000年項目實現(xiàn)的改變
13.1  綜述
13.2  目標
13.3  牽涉的問題
13.4  工作平臺
13.5  輸入
13.6  執(zhí)行過程
13.6.1  任務1:測試重新啟動/恢復計劃的充分性
13.6.2  任務2:確認正確的改變已投入運行
13.6.3  任務3:確認多余的版本已被刪除
13.6.4  任務4:監(jiān)視生產(chǎn)
13.6.5  任務5:編制問題文檔
13.7  檢查過程
13.8  輸出
13.9  指導原則
13.10  結論
附錄 A 信息系統(tǒng)軟件測試常用專業(yè)知識
A.1  CBOK類別1:測試管理
A.1.1  知識領域1:溝通
A.1.2  知識領域2:專業(yè)發(fā)展
A.1.3  知識領域3:測試概念
A.1.4  知識領域4:測試環(huán)境
A.2  CBOK類別2:測試計劃
A.2.1  知識領域5:風險分析
A.2.2  知識領域6:開發(fā)方法和環(huán)境
A.2.3  知識領域7:測試方法和技術
A.2.4  知識領域8:計劃過程
A.3  CBOK類別3:執(zhí)行測試
A.3.1  知識領域9:難證方法
A.3.2  知識領域10:測試工具
A.3.3  知識領域11:測試實例設計
A.3.4  知識領域12:執(zhí)行測試
A.4  CBOK類別4:測試結果分析和報告
A.4.1  知識領域13:缺陷培訓和管理
A.4.2  知識領域14:評估測試結果
A.4.3  知識領域15:定量方法
A.4.4  知識領域16:測試報告
附錄 B 1997年質量保證學會(QAI)關于軟件測試活動的調查
B.1  重大發(fā)現(xiàn)
B.2  總體信息
B.3  測試功能
B.4  測試過程
B.5  工資/報酬
B.6  評論
附錄 C 2000年問題Web站點
附錄 D 詞匯表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