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理解Windows的名字服務
第1章 域名系統(tǒng)簡介
1.1 域名登記、解析和分布
1.1.1 主機名和IP地址
1.1.2 主機名的登記
1.1.3 主機地址的源記錄
1.1.4 主機名的解析
1.1.5 主機名的分布
1.1.6 專用DNS服務器
1.2 主機名的特征
1.2.1 IP主機名
1.2.2 RFC 1035:主機名建議
1.2.3 Windows(NetBIOS)計算機名
1.3 全域名
1.4 小結
第2章 NetBIOS簡介
2.1 NetBIOS
2.1.1 NetBIOS服務
2.1.2 NetBIOS的簡要歷史
2.1.3 服務器消息塊和公用Internet文件系統(tǒng)
2.1.4 TCP/IP及其他傳輸規(guī)程上的NetBIOS
2.2 解析NetBIOS名
2.2.1 6種名字解析方法
2.2.2 WINS
2.3 非層次名字空間
2.4 NetBIOS名字的特征
2.5 NetBIOS名和資源代碼
2.6 小結
第3章 Windows客戶機如何使用DNS和WINS
3.1 Windows解析器簡介
3.2 WINS在Windows名字解析器中的作用
3.3 DNS在Windows名字解析器中的作用
3.3.1 遞歸DNS查詢
3.3.2 疊代DNS查詢
3.3.3 反向DNS查詢
3.4 解析器如何工作
3.4.1 步驟1:對明顯的非NetBIOS名查詢DNS服務器
3.4.2 步驟2:試用NetBIOS方法
3.4.3 步驟3:查詢本地文件LMHOSTS和HOSTS
3.5 小結
第4章 WINS和DNS:同時得到兩種服務
4.1 NetBIOS的未來
4.2 WINS的作用和局限性
4.3 WINS和DNS結合的好處
4.4 多重地址PDC、WINS、文件和打印服務
4.5 瀏覽:NetBIOS的特有服務
4.6 小結
第二部分 Windows NT DNS概述
第5章 DNS如何工作
5.1 主機和域名的層次結構
5.1.1 子域
5.1.2 委托授權
5.2 域和域區(qū)
5.2.1 主DNS服務器
5.2.2 輔DNS服務器
5.2.3 從主服務器向輔DNS服務器傳送數據
5.3 解析客戶機的請求
5.3.1 客戶機請求解析的過程
5.3.2 主機-IP地址查詢實例
5.4 小結
第6章 域名服務器的類型
6.1 主域名服務器
6.1.1 存儲Windows NT DNS引導配置數據
6.1.2 使DNS注冊表和引導文件同步變化
6.1.3 配置數據和域
6.2 輔域名服務器
6.3 緩存域名服務器
6.4 傳遞查詢:前向服務器和從屬性服務器
6.5 確定DNS服務器的類型
6.6 小結
第7章 DNS知道什么
7.1 數據庫源記錄
7.1.1 源記錄語法格式
7.1.2 開始授權記錄SOA
7.1.3 域名服務器記錄
7.1.4 指針記錄和反向查找
7.1.5 地址A記錄
7.1.6 郵件交換MX記錄
7.1.7 規(guī)范名CNAME記錄
7.1.8 Windows Internet域名服務器WINS記錄
7.1.9 反向Windows Internet域名服務器WINS-R記錄
7.2 緩存文件
7.2.1 通過緩存文件訪問根域服務器
7.3 委托授權
7.4 如何分配域區(qū)文件
7.4.1 域區(qū)傳送
7.4.2 緩存信息
7.5 小結
第8章 域名查詢詳述
8.1 疊代查詢和遞增歸查詢
8.2 發(fā)送DNS查詢
8.2.1 緩存有答案
8.2.2 緩存無答案
8.3 有效時間
8.4 小結
第9章 MS DNS如何與其他服務器一起工作
9.1 MS DNS和其他域名服務器的通信
9.2 從BIND到DNS
9.3 引導文件及其他區(qū)別
第三部分 使用Windows NT DNS
第10章 設計DNS服務器
10.1 DNS服務器的能力
10.2 決定域的數目
10.3 決定DNS服務器的數目
10.3.1 可接入性、可靠性和冗余性
10.3.2 選擇DNS服務器數目的一般規(guī)則
10.4 設計實例
10.4.1 設置帶一個或幾個子域的域
10.4.2 用ISP提供主DNS服務
10.4.3 用ISP提供輔DNS服務
10.4.4 保護主服務器不接收非授權訪問
10.4.5 大型節(jié)點建立大容量查詢緩存
10.4.6 設置內部專用主DNS和外部主DNS
10.5 小結
第11章 安裝和配置DNS
11.1 安裝DNS服務
11.2 配置DNS服務器
11.2.1 DNS Manager的菜單
11.2.2 創(chuàng)建域區(qū)
11.2.3 添加DNS源記錄
11.2.4 修改DNS源記錄
11.2.5 用DNS循環(huán)平衡負載
11.2.6 通告選項
11.2.7 支持多重地址服務器
11.3 建立虛擬服務器
11.4 小結
第12章 集成DNS和WINS
12.1 集成如何工作
12.1.1 分析WINS系統(tǒng)中的名字登記
12.1.2 解決WINS/DNS集成問題
12.2 實現WINS查找
12.2.1 設置WINS的TTL值
12.3 測試WINS查找
12.4 WINS的反向查找
12.5 多重地址服務器
12.5.1 映射多重地址服務器的IP地址
12.5.2 多重地址服務器系統(tǒng)的直接查詢
12.5.3 按順序連接到多重地址服務器的IP地址
12.5.4 連接帶有無效NIC的多重地址服務器
12.6 小結
第13章 配置客戶機
13.1 配置客戶機使用WINS
13.1.1 NetBIOS作用域
13.1.2 配置DHCP服務器以提供WINS配置信息
13.1.3 名字登記
13.1.4 計算機名到IP地址映射解析
13.1.5 在Windows NT網絡中瀏覽
13.1.6 IP地址和NetBIOS計算機名
13.1.7 配置NetBT(NetBIOS over TCP/IP)參數
13.2 配置客戶機使用DNS
13.2.1 啟用DNS
13.2.2 指定DNS服務器
13.2.3 使用域名后綴搜索順序使用域名有效
13.3 小結
第14章 與Internet服務供應商合作
14.1 域名登記
14.1.1 查詢已有的域名
14.1.2 登記域名:概述
14.2 內部和外部服務器:主、輔和緩存服務器
14.2.1 確定公司的需求
14.2.2 分析網絡流量以決定是否需要內部輔域名服務器
14.2.3 ISP域名服務的一般考慮
14.3 域區(qū)傳送:用什么方法
14.4 解釋事件日志
14.5 DNS數據庫的內容
14.6 小結
第15章 維護的任務
15.1 在服務器之間傳送域區(qū)文件
15.1.1 DNS/WINS集成環(huán)境中的域區(qū)傳送
15.1.2 NT DNS服務器間的域區(qū)傳送
15.1.3 操作主服務器和輔服務器時的域區(qū)問題
15.2 管理多個域區(qū)
15.2.1 添加DNS服務器、主域區(qū)和輔域區(qū)
15.2.2 改變域區(qū)屬性
15.3 改變DNS服務器的IP地址
15.3.1 改變登記
15.3.2 改變IP配置
第16章 安全問題
16.1 電子欺騙和域名查詢
16.2 防火墻
16.3 WWW安全性
16.4 FTP安全性
16.5 郵件安全性
16.6 小結
第17章 診斷工具和應用程序
17.1 nslookup
17.1.1 help(?)命令
17.1.2 exit命令
17.1.3 finger命令
17.1.4 lserver命令
17.1.5 server命令
17.1.6 root命令
17.1.7 ls命令
17.1.8 set命令
17.1.9 錯誤信息
17.2 dig
17.3 ping
17.4 traceroute(tracert)
17.5 Netlab
17.6 ipconfig
17.7 winipcfg
17.8 netstat
17.9 nbstat
第18章 動態(tài)主機配置規(guī)程(DHCP)
18.1 DHCP不是動態(tài)DNS
18.2 什么是DHCP
18.2.1 DHCP/DNS的問題和解決
18.2.2 DHCP和BOOTP
18.3 DHCP如何配置客戶機
18.4 安裝DHCP服務器
18.4.1 DHCP中斷代理
18.5 配置DHCP服務器
18.5.1 創(chuàng)建作用域
18.5.2 DHCP選項
18.6 配置客戶機使用DHCP
18.7 檢查在WINS和DNS的登記
18.8 小結
第四部分 附錄
附錄 A 第三方應用程序和DNS服務器
A.1 應用程序
A.2 DNS服務器軟件
A.2.1 UNIX與NT:MS DNS是否為真正的DNS
A.2.2 Berkeley Internet Name Daemon(BIND)8.x
A.2.3 非Microsoft的 DNS
A.3 DNS和IPV6
附錄 B 關于DNS、BIND和NetBIOS的RFC
附錄 C 頂層Internet域
附錄 D 在Internet上登記地址
D.1 域名登記協(xié)議
D.2 填寫說明
D.3 申請一個新域名
D.4 修改域名記錄
D.5 刪除域名
D.6 為IP網絡登記IN-ADDR域
D.7 關于向ARIN登記反向尋址(名字映射)的一般說明
D.8 填寫IN-ADDR表格的詳細說明
附錄 E DNS解析網絡跟蹤示例
E.1 DNS查詢跟蹤:查詢
E.2 DNS查詢跟蹤:回答
E.3 DNS查詢跟蹤:DNS查詢WINS
E.4 DNS查詢跟蹤:WINS回答DNS
附錄 F 源記錄和InterNIC緩存文件
F.1 源記錄
F.1.1 AAAA記錄
F.1.2 AFSDB記錄
F.1.3 HINFO記錄
F.1.4 ISDN記錄
F.1.5 MB記錄
F.1.6 MG記錄
F.1.7 MINFO記錄
F.1.8 MR記錄
F.1.9 RP記錄
F.1.10 RT記錄
F.1.11 TXT記錄
F.1.12 WKS記錄
F.1.13 X25記錄
F.2 InterNIC緩存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