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生活時尚育兒/成長家庭教育化學教育史

化學教育史

化學教育史

定 價:¥27.00

作 者: 張家治等著
出版社: 廣西教育出版社
叢編項: 學科現(xiàn)代教育理論書系
標 簽: 家庭教育

ISBN: 9787543525115 出版時間: 1999-03-01 包裝: 簡裝本
開本: 21cm 頁數(shù): 553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本書內(nèi)容提要本書是有關世界化學教育史的著作,力求對化學教育的孕育、萌芽、發(fā)展和繁榮的歷史作出系統(tǒng)的闡述。書中提出了化學教育史的分期原則,并據(jù)此重點闡明各個時期先進國家化學教育的形式和內(nèi)容。在寫作方法上內(nèi)史與外史相結合,以便闡明各個不同時期在具體社會歷史背景下,在化學學科發(fā)展所達到的水平等條件下,化學教育的發(fā)展狀況。同時注意史論結合,分析各個時期化學教育的特點,以資借鑒。書中還專門對中國的化學教育史進行了研究和探討。書中設一章介紹一些中外化學教育家在化學教育上的功績。書后還附有化學教育史大事摘引,便于把握化學教育發(fā)展的線索。本書可供有關專業(yè)的教師、研究生、大學生及教育工作者參考。

作者簡介

  張家治,1927年生,原籍天津靜??h?,F(xiàn)任山西大學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兼任《科學技術與辯證法》雜志主編、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第三屆常務理事、化學化工專業(yè)委員會委員。主編或合作編寫的著作有:《化學史教程》、《科學技術史簡明教程》、《科學學導論》、《自然辯證法基礎》、《人類認識的反思》、《歷史上的自然科學研究學派》、《現(xiàn)代科學技術概論》、《化學哲學基礎》等。發(fā)表論文30余篇。張培富男,1963年生,哲學碩士?,F(xiàn)任山西大學科學技術哲學研究中心專職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科學技術哲學專業(yè)在讀博士生,兼任山西省自然辯證法研究會秘書長。出版《化學教育史》等多部著作,發(fā)表《中西煉金術的起源比較》等幾十篇學術論文,主持省部級科研項目多項。李三虎,男,1964年生。1987年畢業(yè)于山西大學化學系,1995年獲博士學位。發(fā)表論文10余篇。現(xiàn)任職于廣州市委黨校。張鎮(zhèn),男,1962年生。1983年畢業(yè)于山西大學化學系?,F(xiàn)任山西教育學院化學系副主任。主編和參與編寫的著作有《學習與掌握》叢書、《化學教育學導論》等,發(fā)表教育教學論文10多篇。

圖書目錄

     目錄
   總序
   序
   前言
   緒論
   第一章 古代化學教育
    第一節(jié) 實用化學教育的起源
    第二節(jié) 希臘古典時期化學教育
    第三節(jié) 希臘化時期化學教育
    第四節(jié) 古羅馬時期化學教育
    第五節(jié) 古代化學教育的特點
   第二章 中世紀化學教育
    第一節(jié) 阿拉伯化學教育
    第二節(jié) 西歐中世紀前期化學教育
    第三節(jié) 文藝復興時期化學教育
    第四節(jié) 中世紀化學教育的特點
   第三章 近代化學教育(一)17—18世紀己化學教育
    第一節(jié) 英國化學教育
    一 高等化學教育
    二 科學學會與化學教育
    三 醫(yī)藥學教育與化學教育
    四 家庭教育與化學教育
    五 缺乏化學教育的中等教育
    第二節(jié) 法國化學教育
    一 高等化學教育
    二 科學機構與化學教育
    三 醫(yī)藥學教育與化學教育
    四 中等教育與化學教育
    第三節(jié) 德國化學教育
    一 高等化學教育
    二 科學學會、醫(yī)藥學教育和化學教育
    三 中等教育與化學教育
    第四節(jié) 其他一些國家的化學教育
    一 瑞典化學教育
    二 俄國化學教育
    三 美國化學教育
    第五節(jié) 17-18世紀化學教育的特點
   第四章 近代化學教育(二)19世紀化學教育
    第一節(jié) 歷史背景
    第二節(jié) 法國化學教育
    第三節(jié) 德國化學教育
    第四節(jié) 英國化學教育
    第五節(jié) 俄國化學教育
    第六節(jié) 美國化學教育
    第七節(jié)19世紀化學教育的特點
   第五章 現(xiàn)代化學教育(一)
    20 世紀美國高等化學教育
    第一節(jié) 歷史背景
    第二節(jié) 教育制度
    一 管理制度
    二 體系結構
    三 高校體制
    第三節(jié) 化學教育目標與招生
    一 化學教育目標
    二 高校的新生錄取
    第四節(jié) 化學課程與教學
    一 化學課程和教學計劃
    二 化學實驗
    三 化學教學方法
    第五節(jié) 研究生培養(yǎng)
    一 碩士生和博士生的培養(yǎng)
    二 博士后的培養(yǎng)
    第六節(jié) 科學研究與教學
    一 科學研究
    二 教師的雙重職責
    第七節(jié) 化學繼續(xù)教育
    第八節(jié) 美國高等化學教育的特點
   第六章 現(xiàn)代化學教育(二)20 世紀美國中等化學教育
    第一節(jié) 教育背景與目標
    一 中等教育體系
    二 化學教育目標
    第二節(jié) 課程與教學計劃
    一 化學課程和教科書
    二 化學實驗課
    三 教學計劃
    第三節(jié) 教師與教學方法
    一 化學教師
    二 教學方法
    第四節(jié) 化學考核與課外活動
    一 化學考核
    二 課外活動
    第五節(jié) 美國化學會與化學教育
    第六節(jié) 化學教育與社會
    第七節(jié) 美國中等化學教育的特點
   第七章 現(xiàn)代化學教育(三)20世紀俄、蘇化學教育
    第一節(jié) 歷史背景
    一 時代特征
    二 教育管理制度
    三 教育系統(tǒng)
    第二節(jié) 高等化學教育
    一 高等教育體系
    二 教育目標、招生和考核
    三 教學計劃與課程
    四 研究生培養(yǎng)與科學研究
    五 教師與教學方法
    六 科學院與化學教育
    第三節(jié) 中等化學教育
    一 教育規(guī)模、教育目標與考核方式
    二 教學計劃、大綱與教科書
    三 教師與教學方法
    第四節(jié) 俄、蘇化學教育的特點
   第八章 現(xiàn)代化學教育(四)——20 世紀歐洲化 學教育
    第一節(jié) 歷史背景
    一 時代特征
    二 教育體系
    第二節(jié) 高等化學教育
    一 高等教育體系
    二 高校招生和高校對學生的經(jīng)濟支持
    三 教學計劃與課程
    四 化學考核與研究生培養(yǎng)
    五 教師與教學方法
    第三節(jié) 中等化學教育
    一 中等教育體系
    二 教學計劃與課程
    三 考核
    四 教師
    第四節(jié) 歐洲化學教育的特點
   第九章 中國古代化學教育
    第一節(jié) 原始社會和奴隸社會化學教育
    一 原始社會化學教育
    二 奴隸社會化學教育
    第二節(jié) 封建社會化學教育
   第十章 中國近代化學教育
    第一節(jié) 西方近代化學的傳入
    第二節(jié) 洋務運動時期化學教育
    一 京師同文館
    二 其他學堂
    三 化學教科書及教學方法
    第三節(jié)1911年前后的化學教育
    一 維新時期化學教育
    二 “癸卯學制”的化學教育
    三 1911年后的化學教育
    第四節(jié) 中國近代化學教育的特點
   第十一章 中國現(xiàn)代化學教育
    第一節(jié) 1925-1937年的化學教育
    第二節(jié) 1937-1949年的化學教育
    第三節(jié) 1949年以后的化學教育
    一 1949-1956年的化學教育
    二 1957-1965年的化學教育
    三 1966-1976年的化學教育
    四 1977年以后的化學教育
    第四節(jié) 中國化學會與化學教育
    第五節(jié) 化學教育研究
   第十二章 化學教育家小傳
    第一節(jié) 17-18世紀化學教育家
    第二節(jié) 19世紀化學教育家
    第三節(jié) 20世紀化學教育家
    第四節(jié) 中國化學教育家
   附錄 化學教育史大事摘引
   主要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