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內容提要本書系統(tǒng)地研究了物理學習的全過程,揭示出反映物理學習規(guī)律的許多重要事實,從對這些事實相互關系的探討中,提出了物理學習的基本原理,建立了公理化的物理學習理論體系。物理學習論的這一開創(chuàng)性的工工作,將影響物理教育研究和教學實踐的各個領域。作者關于物理學習實質、物理學習內容接受、物理學習認知模式、物理知識向能力轉化等重要問題的論述,對于指導物理教學和教學研究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全書結構嚴謹,論述深刻,有比較充分的調查研究結果作為理論的依據。本書可供中學和大學物理教師在教學和教學研究中參考,也可以用做高等學校物理教育課程的選修教材。片斷:第一節(jié)學習概述一學習的定義人人都在學習,人人都得學習。學習是人類的重要活動形式,并且是學生的主導活動形式。我國古代教育家,對學習有許多精辟的分析和深刻的論述。最早把“學”和“習’’聯(lián)系在一起的是孔子??鬃诱f:“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學習’’二字成為一個詞,則最早見于《禮記·月令》“季夏之月,鷹乃學習”一語。古代,所謂“學”就是獲取知識,所謂“習”就是反復練習。《說文》里說:“習,數(shù)飛也?!兵B初學飛,時常數(shù)飛不已。可見,我國古代“學習”二字的內涵,主要指獲取知識,形成技能。在現(xiàn)代學習理論中,學習是一個含義極廣的概念,它是人及動物在生活過程中獲得個體的行為經驗的過程。人和動物的學習,既有共同之處,又有本質的區(qū)別。一般說來,動物的學習都是無意識的,而人的學習,主要是有意識的。更重要的是動物的學習是被動地適應環(huán)境,而人的學習則在于能動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另外,人的學習是他與其他人在進行社會交往中通過言語的中介掌握歷史經驗的認識過程,這更是動物無法比擬的。人類的學習是復雜多樣的。小孩認識動物、用筷子、懂得文明禮貌是學習,熟悉如何開汽車是學習,科學家在發(fā)明創(chuàng)造中也有學習。學生在學校里的學習,則更是有系統(tǒng)、有計劃和有指導地進行的。給如此復雜多樣的學習下一個簡短而又全面的定義是困難的,因此它成為人們爭論很久尚無定論的問題。為了我們研究問題的方便,根據近年來的一種較有傾向性的看法,這里給出學習的操作性定義為:學習是個體在生活過程中由于反復的實踐和經驗的結果,而產生的行為或行為潛力的比較持久的變化。在理解上述的學習定義時,我們應該注意:①學習是經驗的結果,只有通過練習、通過體驗才能發(fā)生學習,因此,學習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環(huán)境,依賴于個人與環(huán)境相互作用的事件。②學習是由后天的經驗和實踐引起的行為變化,那種由于生理功能的發(fā)育即成長所引起的行為變化不是學習。③學習是行為的比較持久的變化,一般指行為水平的提高,由疲勞等因素引起的行為水平短暫的降低的變化不是學習。④學習包括行為潛力的變化,不是所有的學習都表現(xiàn)在外顯的行為上。但是,行為潛力的變化遲早要通過操作表現(xiàn)出來,操作把行為潛力變?yōu)樾袨楸旧?。⑤學習是可以間接測量的。例如給學習者先做預測,然后提供某種訓練,立即進行后測,預測與后測之差反映了行為的變化,當然在測量中要注意控制訓練因素以外的其他因素的影響。二學習的類型對于學習這一極其復雜的現(xiàn)象,許多學者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目的或需要,以不同的標準對學習進行分類,提出各種學習類型說。下面我們介紹三種影響較大的學習類型說。1.我國教育心理學界對學習的分類我國教育心理學界的一種比較傾向一致的分類是根據學習的不同內容和結果把學習劃分為以下四種類型①:①知識的學習,包括學習知識時的感知和理解等;②技能及其熟練的學習,主要是運動的、動作的技能和熟練;③心智的學習,是以思維為主的能力的學習;④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