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建筑中計算機的應用
1.1 畫一個建筑平面圖
1.1.1 如何動手
1.1.2 我看見了什么——認識屏幕
1.1.3 我想做什么——明確目的
1.1.4 我該怎樣做——學習方法
1.2 計算機輔助建筑工程設計要解決的問題
1.2.1 計算機是什么
1.2.2 CAD是什么
1.2.3 AutoCAD是什么
1.2.4 對于設計師,AutoCAD能夠做什么
1.3 關于計算機
1.3.1 計算機發(fā)展簡史
1.3.2 偉大的基礎
1.3.3 計算機元件
1.3.4 計算機語言
1.3.5 計算機軟件
1.4 關于AutoCAD
1.4.1 AutoCAD版本
1.4.2 R12版本的特點
1.4.3 軟件組成和運行環(huán)境
1.4.4 文件的類型
1.4.5 AutoCAD與硬件
1.4.6 更新版本
1.5 建筑工程技術和圖紙
1.5.1 建筑工程技術
1.5.2 建筑工程圖紙
1.5.3 標準化與個性化
1.6 英明的決策——使用計算機
1.6.1 引進計算機
1.6.2 購買計算機需要取得的幫助
1.6.3 選擇計算機軟件
1.6.4 計算機輔助設計系統(tǒng)的實現
第2章 基于AutoCAD屏幕菜單的講解
2.1 AutoCAD菜單介紹
2.1.1 菜單是什么
2.1.2 菜單的種類
2.1.3 下拉菜單的優(yōu)缺點
2.1.4 邊菜單介紹
2.2 下拉菜單之一——文件管理File
2.2.1 New表示建立新文件
2.2.2 Open表示保存文件
2.2.3 Save表示保存文件
2.2.4 Recover表示修復損壞的文件
2.2.5 Polt表示打印出圖
2.2.6 ASE
2.2.7 Imprt/Export表示數據交換
2.2.8 Xref表示外部引用文件
2.2.9 Configure表示配置
2.2.10 Compile表示型文件定義
2.2.11 Utilities表示文件操作
2.2.1 2 Applications表示應用程序
2.2.13 About AutoCAD
2.2.14 Exit AutoCAD
2.3 下拉菜單之二——輔助ASSIST
2.3.1 Help!幫助菜單
2.3.2 Cancel,Undo和Redo
2.3.3 Object Filters目標過濾
2.3.4 Object Smapp>> ;目標選擇方式
2.3.5 Inquiry>>;查詢
2.3.6 Calculater計算器
2.4 下拉菜單之三——繪圖DRAW
2.4.1 Line>>;線命令
2.4.2 Arc>>;弧命令
2.4.3 Circle>>;圓命令
2.4.4 Point>>;點命令
2.4.5 Pollyline復線
2.4.6 Donut圓環(huán)
2.4.7 Ellipse橢圓
2.4.8 Polygon>>;多邊形
2.4.9 Rectangle;繪制四邊形
2.4.10 Insert;插入
2.4.11 3D Surfaces>>;三維表面
2.4.12 Hatch線填充
2.4.13 Text>>;文本標注
2.4.14 Dimensions>>;尺寸標注
2.5 下拉菜單之四——構造CONSTRUCT
2.5.1 Array陣列
2.5.2 Array 3D;三維陣列
2.5.3 Copy;復制
2.5.4 Mirror;鏡像
2.5.5 Mirror 3D;三維鏡像
2.5.6 Chamfer;切角
2.5.7 Fillet;圓角
2.5.8 Divide;等分
2.5.9 Measure度量
2.5.10 Offset偏移復制
2.5.11 Block塊命令
2.6 下拉菜單之五——修改MODIFY
2.6.1 Entity圖元編輯
2.6.2 Erase刪除
2.6.3 Break斷開
2.6.4 Extend延伸
2.6.5 Trim剪切
2.6.6 Align對齊
2.6.7 Move移動
2.6.8 Rotate旋轉
2.6.9 Rotate 3D;旋轉三維圖元
2.6.10 Scale比例
2.6.11 Stretch拉伸
2.6.12 Change變更
2.6.13 Explode打碎
2.6.14 PolyEdit復線編輯
2.6.15 Edit Dims編輯標注
2.7 下拉菜單之六——視圖VIEW
2.7.1 Redraw圖形的重顯
2.7.2 Zoom放縮視窗
2.7.3 Pan平移視窗
2.7.4 Tilemode空間模式選擇
2.7.5 Tilemode多視窗生成
2.7.6 Set view>>
2.7.7 Layout>>
2.8 下拉菜單之七——環(huán)境設置SETTING
2.8.1 Drawing Aids繪圖工具
2.8.2 Layer Control層控制
2.8.3 Object Snap目標捕捉
2.8.4 Entity modes圖元建立模式
2.8.5 Point Style點類型選擇
2.8.6 Dimension Style標注類型定義
2.8.7 Units Control單位控制
2.8.8 UCS>>用戶坐標定義
2.8.9 圖元選擇設置
2.8.10 手本柄夾點
2.8.11 圖形界限Drawing Limits
2.9 下拉菜單之八——渲染RENDER
2.9.1 Render 渲染
2.9.2 Shade著色
2.9.3 Hidc消隱
2.9.4 Views視窗
2.9.5 Lights燈光
2.9.6 Scenes場景
2.9.7 Finishes潤飾
2.9.8 Preferences渲染參數編輯
2.9.9 Statistics當前圖形狀態(tài)
2.9.10 Files文件
2.9.11 UFnload Render卸載
2.9.12 RenderMan渲染
2.10 下拉菜單之九——造型MODEL
2.10.1 菜單介紹
2.10.2 Extrrude;拉伸體;Revolve旋轉體;Solidity實心體
2.10.3 Primitives;三維圖元定義Create Solid Primitive
2.10.4 Union求并;Subtract求差;Intersect求交
2.10.5 Modify>>;修改
2.10.6 Setup>>;設置
2.10.7 Inquiry>>;查詢
2.10.8 Dispaly>>;顯示
2.10.9 Utility>>;實用程序
2.11 AutoCAD基本命令
第3章 基本圖形環(huán)境
3.1 進入繪圖環(huán)境
3.1.1 AutoCAD的啟動文件
3.1.2 命令輸入方式
3.1.3 操作的基本命令
3.2 AutoCAD的安裝與配置
3.2.1 運行安裝程序
3.2.2 需要配置哪些東西
3.2.3 其它配置
3.3 基本繪圖設置
3.3.1 AutoCAD屏幕
3.3.2 基本設置技巧
3.3.3 有關基本環(huán)境的變量
3.4 系統(tǒng)的設置、觀察、修改
3.4.1 顏色的設置
3.4.2 線型的設置
3.4.3 隨塊與隨層設置
3.4.4 變量的設置
3.4.5 文件對話框
3.5 支持環(huán)境
3.5.1 AutoCAD的支持環(huán)境
3.5.2 字體的設置
3.5.3 使用幫助
3.5.4 常用控制
3.6 模板圖
3.6.1 什么是模板圖
3.6.2 模板圖使用技巧和問題處理
3.6.3 典型模板的建立和使用
第4章 簡單線命令
4.1 繪制衛(wèi)生間的大樣圖
4.1.1 線命令的熟悉使用
4.1.2 洗手盆——弧ARC
4.1.3 馬桶——圓CIRCLE
4.1.4 浴缸——橢圓ELLIPSE
4.2 墻與框的繪制
4.2.1 畫墻的問題
4.2.2 畫墻的方法
4.2.3 門窗的增加
4.2.4 畫一個圖框
4.2.5 寬度線條命令trace
4.3 繪制一棵樹——徒手線條SKETCH
4.3.1 草圖線的引入
4.3.2 草圖線的命令選項
4.3.3 使用SKETCH繪制輪廓線
4.3.4 草確繪圖
4.4 精確繪圖
4.4.1 理解繪圖的精確性
4.4.2 精確繪圖的方法
4.4.3 手柄
4.4.4 捕捉
第5章 計算機中閱讀工程圖紙的方法
5.1 圖形的顯示
5.1.1 虛屏
5.1.2 重顯與刷新
5.1.3 放縮視窗
5.1.4 移動視圖
5.1.5 鷹眼
5.1.6 控制分辯率
5.2 參數的查詢
5.2.1 狀態(tài)命令
5.2.2 圖形查詢
5.2.3 對象信息
5.2.4 對象屬性
5.3 圖紙的測量
5.3.1 距離
5.3.2 面積
5.3.3 測量角度
5.3.4 度量命令
5.4 臨時退出
5.4.1 為什么臨時退出
5.4.2 訪問DOS程序和其它程序
5.4.3 使用內存常駐程序的限制
5.4.4 加入啟動外部程序的命令
第6章 我的文具盒
6.1 圖元的選擇
6.1.1 選擇的方法
6.1.2 圖元選擇命令
6.1.3 圖元選擇的控制
6.1.4 圖元選擇的技巧
6.2 圖元復制、旋轉
6.2.1 復制
6.2.2 偏移復制
6.2.3 鏡象復制
6.2.4 陣列復制
6.3 圖元的刪除、恢復
6.3.1 刪除、恢復
6.3.2 退回ULNDO、取回REDO的句法選項
6.3.3 應用技巧
6.3.4 清理
6.4 圖元的位移、比例
6.4.1 位移
6.4.2 比例
6.4.3 等分
6.5 圖元編輯命令
6.5.1 編輯的意義
6.5.2 編輯的方法
6.5.3 編輯的技巧
6.6 自動編輯方法
6.6.1 手柄的意義
6.6.2 編輯的自動化
6.6.3 自動編輯的使用技巧
6.7 圖元的變更
6.7.1 變更圖元的方法
6.7.2 變更圖元的使用
6.7.3 改名
6.8 圖元的修改
6.8.1 線圖元的修改
6.8.2 面圖元的修改
6.8.3 塊圖元的修改
6.8.4 文本圖元的修改
6.9 命令文件
6.9.1 什么是Script文件
6.9.2 如何Script文件
6.9.3 如何運行Script文件
6.9.4 命令文件中的命令
第7章 我的三板斧之一——塊命令BLOCK
7.1 塊的概念和應用
7.1.1 什么是塊
7.1.2 如何使用塊
7.1.3 塊的性質和變化
7.1.4 塊的編輯
7.2 塊的應用
7.2.1 插入命令的選項
7.2.2 陣列插入
7.2.3 打碎命令
7.2.4 塊的更新
7.2.5 插入技巧
7.2.6 塊的應用技巧
7.3 圖元的屬性
7.3.1 什么是屬性
7.3.2 屬性命令選項
7.3.3 屬性的編輯
7.3.4 屬性的應用
7.3.5 屬性的思考
7.4 塊寫文件Wblock
7.4.1 為什么要塊寫文件
7.4.2 塊寫文件的句法
7.4.3 使用塊寫文件的效果
7.5 使用外部參考圖形
7.5.1 引用的概念和效果
7.5.2 引用參考文件的選項
7.5.3 引用圖形的思考
第8章 我的三板斧之二——層命令LAYER
8.1 層的概念和應用
8.1.1 為什么使用層
8.1.2 圖層命令的選項
8.1.3 圖層的使用
8.1.4 圖層的應用技巧
8.2 層的使用舉例——電氣平面圖
8.2.1 電氣圖紙的分類
8.2.2 電報圖形符號
8.2.3 電氣圖形的分層繪制
8.3 層的管理
8.3.1 層管理的意義
8.3.2 層管理的技巧
8.3.3 構造輔助層
第9章 我的三板斧之三——標注命令DIM
9.1 標注的引入
9.1.1 為什么要標注
9.1.2 細節(jié)的制作
9.1.3 標注的建立
9.1.4 有關尺寸標注的變量
9.2 標注文本
9.2.1 普通文本
9.2.2 動態(tài)文本
9.2.3 文本的編輯
9.2.4 特殊的文本標注
9.2.5 文本標注技巧
9.3 標注尺寸
9.3.1 尺寸標注是什么
9.3.2 尺寸標注子對話框
9.3.3 尺寸標注的使用和編輯
9.3.4 變形尺寸標注
9.4 漢字輸入與CAD的漢化
9.4.1 AutoCAD的中國化
9.4.2 傳統(tǒng)方法漢字化AutoCAD的局限
9.4.3 ACE漢字系統(tǒng)
9.4.4 漢化技術的發(fā)展
9.5 型文件的細節(jié)
9.5.1 型文件的引入
9.5.2 型文件的定義
9.5.3 型文件的調用
9.5.4 字型文件的使用
9.5.5 文本的輸入和輸出
9.6 特殊字體文件
9.6.1 什么是Postscript
9.6.2 Postscript in
9.6.3 Postscript out
9.6.4 Postscript的功能
9.6.8 Postscript的編輯
第10章 高級線命令
10.1 線型
10.1.1 加載附加線型
10.1.2 設置當前線型
10.1.3 線型更改和比例
10.1.4 用不同線型繪制圖案
10.1.5 專門的線型文件
10.1.6 線命令的繪圖技巧
10.2 線填充和面填充
10.2.1 填充的意義
10.2.2 線填充命令
10.2.3 邊界填充
10.2.4 提高填充的速度
10.2.5 面填充
10.3 填充的擴展
10.3.1 創(chuàng)建新的填充圖案
10.3.2 填充圖案的切割
10.3.3 填充的技巧
10.4 復線
10.4.1 復線的引入
10.4.2 復線的句法和選項
10.4.3 復線的編輯
10.4.4 其它復線編輯命令
10.4.5 復線使用技巧
10.4.6 復線持思考
10.5 特殊工程圖紙的繪制
10.5.1 工程系統(tǒng)圖的種類和共性
10.5.2 電氣系統(tǒng)圖
10.5.3 設備系統(tǒng)圖
10.5.4 小區(qū)規(guī)劃圖
第11章 神秘的環(huán)境
11.1 環(huán)境設置選擇
11.1.1 什么是環(huán)境
11.1.2 AutoCAD的變量
11.2 自己拭目以待坐標系UCS
11.2.1 什么是坐標系
11.2.2 用戶坐標的使用
11.2.3 如何多面畫圖元
11.2.4 用戶坐標系的名稱
11.3 多視圖
11.3.1 使用多個視窗
11.3.2 多視窗的句法
11.3.3 平面視圖PLAN
11.3.4 多視窗的使用技巧
11.4 空間形式
11.4.1 空間概念的引入
11.4.2 模型空間
11.4.3 圖紙空間
11.4.4 圖紙空間與模型空間的比較
第12章 站立的圖紙
12.1 三維基礎
12.1.1 三維的表達
12.1.2 軸側圖
12.1.3 三維平面
12.1.4 三維曲面
12.2 三維圖元的編輯
12.2.1 什么是AME
12.2.2 怎么使用AME命令
12.2.3 三維圖元的建立
12.2.4 AME質量特性
12.2.5 AME系統(tǒng)變量
12.2.6 AME材料選擇
12.3 面域造型
12.3.1 面域的建立
12.3.2 面域的使用
12.3.3 三維操作技巧
12.3.4 著色
12.3.5 三維繪圖的限制
12.3.6 建立曲面
12.4 質感繪的概念和原理
12.4.1 什么是質地
12.4.2 消隱網絡
12.4.3 光源和環(huán)境的安排
12.4.5 陰影與透視的基本概念
12.4.6 句法與選項
12.5 照相館和光源
12.5.1 渲染技術
12.5.2 為什么渲染
12.5.3 燈光
12.5.4 重新配置渲染模式
12.5.5 快速渲染
第13章 圖紙的輸出
13.1 打印機和繪圖儀
13.1.1 打印機
13.1.2 繪圖儀
13.1.3 設置繪圖儀
13.1.4 繪圖打印的一般步驟
13.2 圖紙的輸出
13.2.1 檢查繪圖儀的配置
13.2.2 選擇繪圖儀
13.2.3 設置繪圖筆參數
13.2.4 定義繪圖區(qū)域
13.2.5 設置圖紙的大小
13.2.6 原點和比例
13.3 繪圖參數配置文件PCP
13.3.1 什么是PCP文件
13.3.2 PCP的格式
13.3.3 使用技巧
13.4 輸出技巧和實例
13.4.1 輸出遇到的問題
13.4.2 常用的技巧
13.4.3 輸出的技巧
第14章 共享CAD
14.1 共享圖形的概念
14.1.1 圖形交換的用途
14.1.2 共享信息的問題
14.1.3 輸入已經存在的圖形
14.1.4 共享的技巧
14.2 圖形交換程序的使用
14.2.1 DXF格式
14.2.2 WNF格式
14.2.3 DXD格式
14.2.4 前面路很長
14.3 連接數據庫
14.3.1 數據庫是什么
14.3.2 連接數據庫需要哪些東西
14.3.3 數據庫標準查詢語言SQL
14.3.4 運用SQL語句
14.3.5 ASE命令語法
14.3.6 ASE命令的使用
14.4 數據共享
14.4.1 共享的意義
14.4.2 共享的方法
14.4.3 ATTEXT屬性提取
14.5 網絡中的AutoCAD
14.5.1 網絡是什么
14.5.2 AutoCAD的內存與網絡
14.5.3 網絡中的文件管理
14.5.4 PAM磁盤上的臨時文件
第15章 按自己的方式作圖
15.1 簡化命令的編寫
15.1.1 計算機程序設計并不神秘
15.1.2 鍵盤命令
15.1.3 程序命令的編寫
15.1.4 簡化命令的編寫ACAD.LSP
15.2 建立自己常用的圖庫
15.2.1 幻燈片文件的建立
15.2.2 幻燈片的觀看
15.2.3 幻燈片庫的建立
15.2.4 幻燈片文件的排序
15.3 LISP語言
15.3.1 認識AutoLISP
15.3.2 LISP程序的使用
15.3.3 LISP程序的編輯技巧
15.3.4 LISP思考要點
15.4 作圖技巧和習慣做法
15.4.1 作圖技巧和積累
15.4.2 避免刷新
15.4.3 控制文件的大小
15.4.4 如何使用通配符
15.4.5 常用技巧
15.4.6 存盤技巧
15.4.7 統(tǒng)計材料表
15.5 編寫自己的菜單
14.5.1 菜單文件的選擇
14.5.2 菜單文件的編制
15.5.3 思考要點
15.6 應急藥箱
15.6.1 常規(guī)檢查方法
15.6.2 癥狀和藥方
15.6.3 偏方
第16章 現實與未來
16.1 支持AutoCAD——工程設計二次開發(fā)商品軟件
16.1.1 AutoCAD的二次開發(fā)
16.1.2 建筑工程系列軟件
16.1.3 工程專業(yè)軟件
16.1.4 室內設計軟件
16.1.5 開發(fā)的方向
16.2 計算機輔助設計的進步
16.2.1 模型技術
16.2.2 智能研究
16.3 云中漫步——人工智能設計的展望
16.3.1 專家系統(tǒng)
16.3.2 預測未來
16.3.3 繼續(xù)向前走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