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最大特點是:把語言學習與知識介紹密切聯系起來,每課之后都辟有心可能結合課文的“小知識”專欄,內容涉及日本的風土民情、禮儀習俗、衣食憑證行以及文教、衛(wèi)生、科技、經濟等各個方面。這相專欄中也有幾篇涉及到詞語,但主要是聯系日本的社會結構、家庭和人際關系等來展開敘述的。日語反映日本民族的文化心態(tài)和社會關系,活生生的日語口頭語更富有時代色彩;對民族文化、社會和時代特點的了解反過來又能加深對日語,特別是對日語口語一些特點的認識。本書的“注釋”也與一般的注釋不同,有的是介紹常用的句型,有的則是說明詞語的使用場合、范圍和對象。在課文方面,本書用了整整一個單元的篇幅介紹了校內和課堂用語,這也是其他會話教材中所不多見的。會話是有聲語言,但不少會話教材都沒有標注單詞的音調。本書則除本身無固定音調的助動詞、接尾詞 外,所有單詞,連同復合詞、派生詞,都一一標注了音調。有些詞的音調因詞性、詞義而異,也都分別作了標注或說明。這大概是本書在注音上獨有的一個特點。此外,本書的“附錄”還收入了有關語音的幾篇資料,以期從總體上加深讀者對日語語音特點的認識。在單詞的釋義上,本書較為詳盡,以防止學習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當然,古義和比較冷僻的詞義則從略。詞義相近的算作一組,用逗號隔開;詞義有較大差異的算作另一組,用分號隔開;不同詞性之間用羅馬字隔開。例詞、例句舉得不多,僅供參考而已,因為本書畢竟不是辭典。至于助詞,一般沒有固定的具體含義,只起語法作用,所以概不收入。外來語部分,均在方括號內注明了原文。為了避免繁瑣,原文之前未注語種,“和制”(日本人自造或自行簡化)的外來語也沒有特別加以注明。為了擴大視野,除從本書第4課起增收“補充單詞”外,每課還附有“常用句”。本書可供日語一、二年級學生和具有初步基礎的日語愛好者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