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高等學校教材·衛(wèi)星定…
02太赫茲波軌道角動量
03明末清初經緯度測量在天文…
04復雜性科學與藝術
05力學(中譯本)
06許映龍工作法:臺風強度的…
07自然資源空間多源遙感監(jiān)測…
08數(shù)字傳感技術與機器人控制…
09Loewner理論及其在力學中…
10中國古代天文學的漢范式
(古希臘)阿波羅尼奧斯 著;朱恩寬等 譯
《圓錐曲線論》共8卷,是一部經典巨著。 前4卷的希臘文本和其次3卷的阿拉伯文…
可購
彭建,姜虹,徐冬梅等
氣候變化和城市化導致生境破碎、生物多樣性喪失及生態(tài)系統(tǒng)退化,威脅區(qū)域可持…
張偉剛,張嚴昕
本書是南開大學與科學出版社合作的“***教學團隊?科學素質教育叢書”中的一…
[美]丹尼爾·R.德尼科拉 著,潘濤 譯
如今已是信息時代,但我們依舊孤陋寡聞。無知正在成為一種趨勢:不學無術卻引…
許振祖,鄭連明,陳小銀
暫缺簡介...
邱霞,薛順芝,徐愛春
瑪可河屬長江水系,為大渡河的主源流?,斂珊恿謪^(qū)位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班…
(英)安德魯·杰弗里
本書生動地討論了數(shù)字的話題,用神奇的方法化解了課堂數(shù)學帶給人的壓力,能夠…
周士兵,星蔚時代
《哈!看得見的物理》是一套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專家為小學生打造的物理啟蒙書,…
白春禮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啟了中國科技事業(yè)的新時代。在實現(xiàn)科技強國的征程中…
李祥超,游志遠,王勇 編
本書介紹了自然災害風險、風險評估基礎、風險控制、風險處理等內容,其中雷電…
李杰 張琳 黃穎
《科學計量學手冊》是一本全面介紹科學計量學相關概念及衍生知識的工具書。本…
【法】徐丹 主編,文少卿 王傳超 副主編
中國西北甘青地區(qū)位于絲綢之路的核心地帶,是研究人群遺傳混合和語言接觸的絕…
劉春立
放射化學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隨著放射性的發(fā)現(xiàn)而誕生的一門學科。環(huán)境科學的誕…
戚湧
吳育飛 主編
煉丹術就是化學的原始形式。中國的先民利用掌握的化學知識,為美化生活探索了…
中國氣象局氣象探測中心 編
全球綜合氣象觀測系統(tǒng)(WIGOS) 是世界氣象組織(WMO)關于天氣、氣候、水文…
何俊華,唐璞
寄生蜂是自然界中一類重要的寄生性天敵,在害蟲自然控制和生物防治中占有重要…
地震系統(tǒng)網絡安全技術手冊》編寫組 編
近年來,隨著移動互聯(lián)網、云計算、大數(shù)據(jù)等信息技術的高速發(fā)展與廣泛應用,信…
陳漢武
量子傅里葉變換及其應用課題涉及數(shù)學、物理學和計算機科學等多學科,是多學科…
(美)魯?shù)婪?德雷克斯
\"為什么現(xiàn)代人對婚姻既渴望又恐懼?為什么面對婚姻總是產生一些難以言…
王國華 著
本書內容分為4章。第1章一年生草本植物對風蝕與沙埋脅迫響應機制;第2章一年…
徐愛春
李錫夔,楚錫華
計算顆粒材料力學是基于連續(xù)介質力學、離散顆粒力學和多尺度力學的理論,利用…
宋軍 主編
《畫說大連百年氣象觀測》梳理了大連自近代以來氣象臺站發(fā)展的脈絡,對史料進…
龔建明等
無
李響,費騰,王麗娜 著
陶輝,孫福寶,蘇布達,姜彤
本書系統(tǒng)梳理了中巴經濟走廊地區(qū)暴雨、高溫、低溫、干旱及洪水災害的致災危險…
楊毅,王鵬,龔春慧,符晶晶,林炬
當前,核電建設和核技術應用迅速發(fā)展,給環(huán)境監(jiān)測工作帶來了極大的考驗。本書…
上海中國航海博物館
航海在從前是一種冒險行為,因為人類的地理知識有限,彼岸是不可知的世界。我…
田曉霞
本書作為軍事院?!痘瘜W與軍事應用》課程的基礎教材,適合20~30學時使用。主…
Jonathan M.Harris
喬納森·M.哈里斯與布瑞恩·羅奇的“環(huán)境與自…
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 著
本書是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科技報告服務與產業(yè)情報研究中心重點科技領域課…
王冠軍
吳華意 沃夫岡·凱恩斯 (Wolfg
地理信息系統(tǒng)(GIS)起源于1960年代,發(fā)展至今已成為處理空間數(shù)據(jù)的主要工具…
白書農 著
《生命的邏輯——整合子生命觀概論》根據(jù)作者講授6年的同…
趙蘇民
本書對地熱資源勘查中常用的地球物理勘探技術進行了系統(tǒng)的闡述。全書共七章,…
戴傳山
本書以地熱發(fā)電為中心,介紹了地熱發(fā)電技術、地熱發(fā)電系統(tǒng)、地熱電站設備、地…
濱田武士
《漁業(yè)與震災》講述了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發(fā)生后,日本東北常磐一帶的村落面臨…
韋中燊,劉靜,婁可華著
中國古代物理學歷史悠久,內容豐富,曾長期領先于世。本書以圖文并茂的形式為…
[美]詹姆斯·特列菲爾,[美]羅伯特…
本書基于美國喬治梅森大學的 “科學中的重要思想” 這門課程而寫,共13章,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