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課程是法學專業(yè)的核心基礎課程之一。認真學習這一課程,對于了解我國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的基本原理,提高學生的法律素養(yǎng)和培養(yǎng)依法行政的觀念都有著重要的意義。行政權的擴張是近代國家權力發(fā)展的重要特點,行政權的運用關系到社會公共利益和公民的個人利益,直接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在我國,行政機關作為國家權力機關的執(zhí)行機關,擔負著依法管理國家事務、經濟和文化事業(yè)、社會事務的繁重任務,是國家權力中最活躍、最普遍的權力,并且擁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權。因而,在依法賦予行政機關更多的職權、職責的同時,采取科學合理的方法,增強對行政的監(jiān)督和責任追究,以及對行政相對人的救濟,逐步建立起體現民主精神、科學精神和法治精神的現代行政法制系統(tǒng),實現依法行政,已成為當今社會普遍奉行的行使行政權力的基本準則。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有關行政方面的立法得到了迅速的發(fā)展,1989年《行政訴訟法》、1994年《國家賠償法》、1996年《行政處罰法》、1997年《行政監(jiān)察法》、1999年《行政復議法》等先后頒布施行。黨的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基本方略,以及“一切政府機關都必須依法行政,切實保障公民權利”的法治原則。隨著我國加人WTO,對依法行政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行政規(guī)范化、民主化、科學化的局面正在逐步形成。但是由于受傳統(tǒng)法制觀念和行政理念的影響,我國在走向依法行政的過程中還面臨著諸多環(huán)節(jié)的改革和完善,行政法治化的進程依然任重道遠。本教材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編著出版的,所以從結構到內容都力圖反映這一時期行政法治發(fā)展的新特點。本教材采用將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合編在一起,以行政法為重點論述的編寫體例,并結合網絡教育的特點編著而成。全書共分22章,第一章和第二章為第一部分,首先介紹了行政法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則等基本理論;第三章至第十四章為第二部分,對行政行為的一般理論和行政立法、行政許可、行政強制、行政征收、行政給付、行政裁決、行政合同、行政指導、行政處罰、行政程序等方面的內容進行全面的介紹;第十五章至第二十二章為第三部分,主要是介紹行政救濟的原理和具體制度,其中,第十五章和第十六章分別闡述了行政復議和行政賠償制度,第十七章至第二十二章系統(tǒng)闡述了行政訴訟制度。本教材在編寫過程中,參考了有關行政法和行政訴訟法的著述,在此,對這些著述的作者表示感謝。編者著2003年4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