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探討影響法律實現的各種因素。隨著我國法律體系的健全,如何實現法律及其權利成為法治的關鍵。法律的實現需要克服一系列制約因素,正是這些因素的欠缺形成了法律與現實的差距。在實踐中要避免法律有限度地適用。本書分五章,從五個方面,也就是五個專題來論述影響法律實現的重要因素。 第一章,論述法律實現的基礎,即法律的基礎地位和獨立性的確立?,F代社會的基本特征是法治,也就是確立法律在社會生活中的基礎地位。沒有這一基礎,法律在社會中很難實現其應有的作用。而法律的獨立性是法律實現的必要條件。第二章,闡釋作為法律實現基本載體的法律解釋。正是通過這一環(huán)節(jié),文字的法律走向現實,成為現實的法,實現其社會治理的功能。為實現這一功能,法律解釋需要將規(guī)則的穩(wěn)定性與社會的變動性、抽象規(guī)則與具體現實的多樣性高度統(tǒng)一起來。第三章,是關于制約法律實現的各種重要因素,如成文法的不同階段對法律的實現有不同的要求,法律思想傳統(tǒng)、法律的不確定性、自律規(guī)則等對法律的實現也有不同程度地影響。這里面就涉及到法律的概念、規(guī)則和思想基礎,這是法律實現過程中非常重要的制約因素。第四章,闡明經濟法在法律實現中的重要性。當政府與市場關系在基本法中未能明確的情況下,作為調整政府與市場關系的經濟法就顯得尤為重要,在各個經濟部門中發(fā)揮基礎性作用。這在競爭法與反壟斷法中可以得到很好地說明。 第五章,指出法律的實現,尤其是經濟法,離不開國際經濟法的適用,特別是wTO規(guī)則。在更為開放的條件下,國內法的發(fā)展與實現需要將國內法與國際法這兩個因素綜合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