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致力于展現(xiàn)18世紀在同一時代背景下同時產生的兩種政治傾向:自由主義形式的民主制度和另一種我們建議叫做極權主義形式的民主制度。這兩種思潮自18世紀就并行存在并發(fā)展至今天。兩者之間的那種緊張狀態(tài)已經構建了近代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而且現(xiàn)在還在不斷地進行著你死我活的斗爭,演變成了我們這個時代最至關緊要的重要問題。在這兩種思潮的內部發(fā)生沖突、進行斗爭的時期,這個問題理所當然地擴展成為我們討論整個時代特征的概括與縮影。雖然它也經常被同時代的人們有了清晰認識的表面化問題所混淆、遮掩了,但是,它依然存在。在現(xiàn)今社會的知識中,從它們的立足點或是立場引發(fā)出來的觀點是很常見的,有些卻是偶然的,甚至是微不足道的,并不是本質的東西。實際上,從有利的角度上來說,到20世紀中期的今天為止,這段歷史——最近的一百五十年,它本質上就像是當今世界危機的主要成因或特點的一個系統(tǒng)的醞釀與準備階段,而這個被當今世界遺忘了的其主要成因,正是理性經驗主義及其兩種制度——基于自由主義的民主主義制度和基于救世主義的極權主義的民主主義制度是相互沖突而曲折地前進的。目錄緒論民主主義的兩種類型——自由主義的民主義和極權主義的民主主義18世紀政治救世主義的起源與分裂右翼極權主義和左翼極權主義世俗的救世主義與宗教的救世信仰各種方法的問題第一篇18世紀政治救世主義的起源第一章自然法則——基本前提單一的原理現(xiàn)世的宗教先驗論與經驗論第二章社會模式與自由——愛爾維修與霍爾理性的同一性利已主義自然秩序、立法者和個人第三章極權主義的民主主義——盧梭心理學的背景公意與個人公意、人民主權與獨裁作為目的的公意第四章財產所有權——摩萊里與馬布利前提和結論——相互矛盾摩萊里——共產主義者馬布利與禁欲主義的美德被限制的經濟學第二篇雅各賓黨的現(xiàn)實對應第一章1789年的大革命——西耶斯革命的態(tài)度人民的主權財產所有權第二章革命的目的與均衡——立憲制度下的對立合法性和革命目的至高無上雅各賓主義——精神、心理的要素公意的定義制衡的概念——圣鞠斯特羅伯斯庇爾與革命目的——人民觀第三章單一的意志民主的直接行動作為客觀目的的自由反對的權利與禁止黨派關于革命政府的理論雅各賓黨的獨裁第四章終極的機構進步與終極的基本前提教條主義的心理德性的統(tǒng)治圣鞠斯特的《共和制度》市民宗教與對知識分子的批判第五章社會問題矛盾階級政策根本的問題經濟限制論與個人主義第三篇巴貝夫主義的升華第一章革命與熱月政變的教訓救世主義的氛圍教訓巴貝夫邦納羅蒂第二章巴貝夫主義者的社會理論平等與社會契約論作為階級斗爭史的歷史對法國大革命的解釋向共產主義發(fā)展第三章巴貝夫密謀的經過密謀的前史密謀的經過第四章民主主義與獨裁民主主義的定義全民投票的反議會的思想人民可以信賴嗎?受啟蒙了的激進觀念革命專政的理論第五章密謀組織的結構組織和宣傳起義的計劃第六章最終的計劃政治組織經濟共產主義精神的凝聚力結論釋言譯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