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家炎,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筆名嚴謇、稼兮。1933年11月出生于上海。1958年北京大學副博士研究生肄業(yè),留校工作至今。1984—1989年任北京大學中文系主任,1984—1997年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語言文學學科第二屆、第三屆評議員,1986—1997年任全國丁玲研究會會長,1988年至今任北京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1989年至今任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會長,1997年至今任全國丁玲研究會名譽會長。1991年獲國務院頒發(fā)的突出貢獻津貼證書。主要著作有: 《知春集》, 《中國現代文學史》三卷本,與唐弢共同主編,1979-1980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1988年獲全國第一屆優(yōu)秀教材獎(一等獎)。 《求實集》,中國現代文學論文集,1983年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1987年獲北京市首屆人文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獎(二等獎)。 《中國現代文學史簡編》,與他人合著,1984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 《論現代小說與文藝思潮》,論文集,1987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中國現代小說流派史》,1989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1992年獲全國第二屆優(yōu)秀教材獎(一等獎)。 《論中國現代文學及其他》,1988年臺灣新學識出版中心出版。 《世紀的足音——二十世紀中國小說論集》,1995年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出版,1996年作家出版社出版(北京)。 《中國現代文學史教學大綱》,主編,1996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金庸小說論稿》,《五四的誤讀》,學術隨筆集, 《論魯迅的復調小說》,2001年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 編纂的書主要有:《新感覺派小說選》。 《中國現代各流派小說選》(共四卷),《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文學卷》,集體編撰,1986年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出版。兩卷共三百多萬字,其中現當代部分七十萬字1979年起由嚴設計框架條目、組織編寫并參與修改定稿,前后共七年。一部分詞條由嚴本人撰寫。 《彭家煌小說集》《二十世紀中國小說理論資料》1917-1927卷,《中國新文藝大系1937—1949小說集》兩卷《二十世紀文學與區(qū)域文化叢書》,《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研究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