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自然科學天文學/地球科學空間天氣學

空間天氣學

空間天氣學

定 價:¥38.00

作 者: 焦維新編著
出版社: 氣象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空間科學

ISBN: 9787502935191 出版時間: 2003-01-01 包裝: 膠版紙
開本: 23cm 頁數(shù): 286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空間天氣學是應用廣泛的一門新興交叉學科,《空間天氣學》系統(tǒng)地介紹了空間天氣學研究的內容和最新進展。全書分五章,第一章是概論,主要介紹了空間天氣學的基本概念。第二章是太陽大氣與行星際天氣,重點介紹太陽耀斑、日冕物質拋射、太陽能量粒子事件和行星際激波。第三章介紹地球空間的天氣系統(tǒng)與天氣過程以及太陽活動影響氣象過程的可能機制。第四章介紹空間天氣對各種技術系統(tǒng)的效應。第五章介紹了空間天氣建模和預報的基本情況和典型模式及預報方法?!犊臻g天氣學》可作為高等院??臻g物理學、空間環(huán)境學和大氣環(huán)境學等相關專業(yè)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作為空間科學、大氣科學、天文學、環(huán)境科學、航天、通訊、軍事、國防等部門研究人員和業(yè)務人員的參考用書。

作者簡介

暫缺《空間天氣學》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章 概論
1.1 空間天氣及其效應
1.1.1 什么是空間天氣
1.1.2 典型的空間天氣效應
1.1.3 空間天氣業(yè)務
1.2 新興的交叉學科——空間天氣學
1.2.1 空間天氣學的基本概念
1.2.2 空間天氣學的研究對象
1.2.3 空間天氣學的研究方法
1.2.4 空間天氣學與對流層天氣學比較
1.2.5 空間天氣學研究的利益
1.2.6 空間天氣學當前的狀況和展望
第二章 太陽大氣與行星際天氣
2.1 概述
2.1.1 太陽的結構與發(fā)電機理論
2.1.2 太陽大氣中的天氣系統(tǒng)與天氣過程
2.2 強電磁輻射型天氣——耀斑
2.2.1 耀斑的基本形態(tài)
2.2.2 X射線暴
2.2.3 射電暴
2.3 強的物質噴發(fā)型天氣——CME
2.3.1 CME的形態(tài)特征
2.3.2 CME的結構與動力學
2.3.3 CME的能源
2.3.4 CME的直接驅動模式
2.3.5 CME存儲和釋放模式
2.3.6 CME與耀斑
2.4 太陽能量粒子事件(SEP)
2.4.1 SEP一般特征和分類
2.4.2 SEP的基本性質
2.4.3 CME激波與SEP
2.4.4 SEP事件的大小
2.4.5 SEP的空間分布特性
2.5 太陽活動的長期變化
2.5.1 太陽黑子與太陽黑子周
2.5.2 太陽活動區(qū)
2.5.3 太陽黑子數(shù)與地磁活動周期
2.5.4 總太陽輻照度的長期變化
2.6 行星際天氣
2.6.1 行星際磁場、扇形結構與激波
2.6.2 行星際空間的太陽風
2.6.3 共轉相互作用區(qū)
2.6.4 磁云——行星際空間的CME
2.6.5 行星際激波
2.6.6 宇宙線
第三章 地球空間的天氣系統(tǒng)與天氣過程
3.1 地球空間的天氣系統(tǒng)概述
3.1.1 地球空間的基本結構
3.1.2 地球空間的主要天氣系統(tǒng)
3.2 磁層天氣
3.2.1 磁層環(huán)流
3.2.2 磁暴
3.2.3 磁層亞暴
3.2.4 輻射帶的動態(tài)變化
3.2.5 高能電子暴
3.3 電離層與熱層天氣
3.3.1 電離層與熱層天氣系統(tǒng)的一般特征
3.3.2 突發(fā)電離層騷擾
3.3.3 電離層暴
3.3.4 高緯電離層天氣
3.3.5 中緯天氣
3.3.6 低緯天氣
3.4 空間天氣與對流層天氣
3.4.1 太陽活動影響對流層天氣的可能途徑
3.4.2 空間天氣與中性大氣的電耦合
3.4.3 太陽活動影響氣象過程的機制
第四章 空間天氣效應
4.1 空間天氣對航天器的效應
4.1.1 與航天器設計有關的空間天氣領域
4.1.2 空間天氣對航天器的效應概述
4.2 航天器表面充電
4.2.1 概述
4.2.2 航天器表面充電基礎理論
4.2.3 LEO航天器表面充電問題
4.2.4 LEO航天器表面充電的統(tǒng)計特征
4.3 航天器內部充電
4.3.1 航天器內部充電及異常分析
4.3.2 內部充電的物理機制
4.3.3 結論和措施
4.4 單粒子事件
4.4.1 航天器與航空器中的單粒子事件
4.4.2 單粒子翻轉發(fā)生率的計算方法
4.4.3 避免或減輕單粒子事件的措施
4.5 輻射效應
4.5.1 概述
4.5.2 空間輻射對宇航員的危害
4.6 電離層天氣對通訊、導航和定位的效應
4.6.1 電離層中的電磁波傳播概述
4.6.2 電離層對無線電系統(tǒng)的影響
4.6.3 電離層閃爍
4.7 地磁場變化對技術系統(tǒng)的效應
4.7.1 地磁場的組成及變化
4.7.2 磁暴對輸電系統(tǒng)和地下管線的影響
4.7.3 地磁場對航天器工作狀態(tài)的影響
4.8 高層大氣變化對航天器的影響¨
4.8.1 大氣密度對低軌衛(wèi)星的氣動阻力效應
4.8.2 原子氧對航天器表面的侵蝕
4.9 微流星體與空間碎片對航天器的影響
4.9.1 微流星體
4.9.2 空間碎片
4.9.3 微流星體及空間碎片建模
4.9.4 微流星體及空間碎片對航天器的危害
4.10 人工局部改變空間天氣及其在軍事上的應用
4.10.1 空間光學背景與航天器本身的發(fā)光現(xiàn)象
4.10.2 空間電磁干擾及其對軍事的影響
4.10.3 電離層人工變態(tài)及其在軍事上應用
第五章 空間天氣建模與預報
5.1 空間天氣建模
5.1.1 空間天氣建模概況
5.1.2 太陽活動建模
5.1.3 太陽風建模
5.1.4 磁層建模
5.1.5 電離層建模
5.1.6 中性大氣建模
5.1.7 效應模式
5.2 空間天氣預報
5.2.1 空間天氣預報的主要內容和方法
5.2.2 太陽活動預報
5.2.3 行星際磁場南向分量預報
5.2.4 地磁活動預報
5.2.5 相對論電子事件可預報的特征
5.2.6 電離層活動預報
5.2.7 大氣活動預報
5.2.8 全球空間天氣預報的自適應MHD方法
英文縮寫與中文意義對照
主題詞索引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